为实现梦想的一次旅游
文/盛百珍(辽宁台安)
一、沿途有感
披着国庆佳节的余辉,踏着中秋明月的清光,满怀丰收的喜悦,我们兄妹六人踏上了湘桂南行的征程。
童年时,我的梦想便是此生能去一次韶山,看一看那"红太阳升起的东方"。这念头,是我藏了一辈子的心愿。国庆节前,二弟专程来找我:"哥,咱们兄妹几个来次'夕阳红'旅行吧,您想去的地方我都安排,费用我来承担。"这份心意让我心头一暖,当即敲定这趟湘桂之旅,并推举二弟做了领队。
我们兄妹中,我与共和国同龄,最小的老弟也已六十六岁。这般年纪的兄妹结伴远行,实为难得。当国庆与中秋的浓厚氛围渐渐淡去,十月七日这天,我们六人正式启程。这既是兄妹间的首次远行,更是一趟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去橘子洲头赏"漫江碧透"的盛景,瞻仰伟人雕像;去韶山敬拜毛主席铜像,探访故居,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再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秀美风光。
十月七日早八点半,我们从家出发,直奔沈阳北站。上午12点50分,Z328次列车准时发车,向着湖南长沙驶去。列车运行近25个小时,将于次日中午12点16分稳稳抵达长沙站。
沿途的收获不胜枚举。车窗外,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田野里,金黄色的稻浪随风翻滚,正如诗中所写"喜看稻菽千重浪;水果盛产区内,累累硕果压弯枝头,果农们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妹妹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提前备好了晕车药;我们也带足了水果、糕点等物件。车厢里始终欢声笑语不断,兄妹们忆童年趣事,聊如今祖国的日新月异,此刻我才真切体会到"半世父母恩,一生兄弟情"的深意。
十几年前,我曾因工作出差去过长沙,彼时来去匆匆,只住了一晚,次日上午走马观花般逛了橘子洲头与岳麓山,只留下些粗浅印象。
而这次,有兄妹相伴,不为公务只为尽兴。我们要慢慢走、细细看,把每一处风景都刻在心里。想必这趟旅程定会收获满满,成为我们人生画卷中最珍贵的一笔。
为实现梦想的一次旅行之二
经过近二十五个小时的辗转跋涉,列车穿越五省一市的山川田野,终于在十月八日十二点十六分稳稳停靠长沙站。我怀揣着滚烫的心,平安抵达了此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这是我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瞬间涌上心头。
刚走出出站口,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35℃的正午高温裹挟着湿润的空气,仿佛是长沙最热忱的拥抱——即便最低温也有26℃,秋日的暑气仍未褪尽。身着亮色导游服的小伙子已在站台等候,笑容爽朗地接过几位长辈的行李,引着我们登上大巴车。车辆沿五一大道疾驰,窗外高楼鳞次栉比,街心公园绿意盎然,湘江支流的清波在阳光下闪着碎金,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自然景致交融共生,堪称一流。我们这个26人的旅行团像个临时大家庭,成员多来自沈阳、抚顺、辽阳、台安等地,几句东北话寒暄下来,陌生感便消散了大半。
下午三点三十分,大巴车准时启程前往韶山,车厢里的喧闹渐渐沉静,每个人都难掩内心的激动,心潮澎湃如车外奔腾的湘江。车行一小时后,高速出口的门楼豁然映入眼帘:崭新的牌匾上,一轮红太阳冉冉升起的图案格外醒目,下方"韶山"二字遒劲有力,"伟人故里、红色韶山"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4.治新
短短十分钟车程便进入市区,"光辉年代""红色记忆"的标语随处可见,老式青砖墙上的革命壁画与现代化的游客中心相映成趣,让人瞬间穿越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晚餐的招待满含诚意,地道的韶山腊肉、鲜美的小鱼小虾带着乡土的鲜香,几杯本地米酒下肚,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心底。饭后乘车十分钟,便抵达了"毛公酒店"。这座新中式风格的建筑透着温润的质感,老板热情地迎上前来,递上一杯清香的本地绿茶,听闻我们是远道而来的访客,还细细叮嘱次日参观的注意事项。踏入整洁舒适的房间,窗外的路灯透出柔和的光,想到明日就能亲身踏上毛主席出生成长的土地,触摸那段"阁楼建特支"的革命历史,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与肃穆感交织在心头。
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脑海里反复浮现着橘子洲头的雕像与韶山街头的标语。这片曾点燃革命火种、孕育伟大灵魂的土地,明日终将以最真实的模样展现在眼前。
期待明天,那必定是终身难忘的时刻。
为实现梦想的一次旅行之三
2025年10月9日,时光仿佛格外郑重,将我盼了大半辈子的韶山之行,稳稳递到了眼前。
前一晚住进毛公酒店,客房窗明几净,被褥裹着阳光的暖意,可我攥着旅行包翻来覆去,直到后半夜还没合眼。脑子里像放着老电影,课本里毛主席故居的黑白照片、老辈人讲的韶山故事轮番闪现,连梦都是亮的,满是对天亮的期待。
清晨六点半,闹钟没响我已坐起。简单洗漱后匆匆吃早餐,白粥配着韶山酱菜,却尝不出滋味——心早飘去了几公里外的旧居。七点刚过,大巴启动,不过十几分钟,便到了此行第一站:毛主席旧居。
那座青瓦白墙的“凹”字型土木房,藏在浓荫里,门额上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苍劲有力。跨进门,堂屋方桌、卧室木床、灶房铁锅都留着当年模样,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我轻步慢走,指尖掠过木门纹路,像触到了岁月的温度——这里是毛主席诞生、度过童年与少年的地方,命运的齿轮曾在此悄然转动。
离开旧居,转往毛主席铜像广场。刚下车,热浪便裹了上来,今天比昨天还热一度,太阳像火球挂在头顶,石板路烫得脚底板发疼。可抬头望,天是透亮的瓦蓝,连一丝云絮都没有,青松翠柏像卫兵般挺拔,把广场衬得格外肃穆。顺着人流往前走,毛主席铜像渐渐清晰:他身着中山装,目光望向远方,似仍凝视着这片牵挂的土地。那一刻,我喉咙发紧,满心感慨都化作说不出的激动,眼眶滚烫——这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眼前景象陌生,心底敬仰却无比熟悉。
广场上早已挤满人,《东方红》的旋律飘在半空,有人轻轻跟着唱,有人举着手机记录。轮到我们鞠躬时,我特意整了整衣领,弯腰的瞬间,满心庄重:这一躬,是对伟人的缅怀,也是对自己多年梦想的交代。之后登上韶山峰,站在观景台俯瞰韶山冲全景,风裹着草木清香,每一步都踏得格外坚定。
中午在景区吃了碗米粉,简单扒拉几口便催着出发。导游笑着说,下一站要开近五个小时,可没人觉得累,大家靠在车窗边,还在聊刚才的见闻。
车子启动时,我回头望,韶山冲的影子慢慢变小,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隔着车窗,我在心里轻语:韶山,我来了;韶山,我会记得。
同行老者聊起湖南红色历史,我才知这片土地的英雄远不止韶山。刘少奇是湖南宁乡人,朱德、陈毅等3位元帅,粟裕、黄克诚等2位大将,还有萧克、邓华等众多将官,多从湘南走出。1928年湘南起义中,耒阳、宜章的革命者浴血奋战,仅耒阳就有上万烈士牺牲,最终孕育出21位开国将帅,为革命筑牢根基。
这次旅行从不是简单“打卡”,而是一场心灵洗礼。韶山旧居与铜像刻下伟人足迹,湘南红土见证英雄群像。往后想起这片土地,想起老屋、铜像与英烈故事,我总会记得:梦想实现的激动,信仰之地的自豪。这份情感,会化作往后的力量,像革命先辈那样,踏实走好每一步,为心底热爱,为民族复兴,一直向前。
20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