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鬼
作者:李宏斌
张文学是加柿县供销社的干部,热情大方,心直口快。
反右这年,上级只给了加柿县一个右派名额。加柿县是少数民族地区,等“右派攻击党和政府”的风头刮到这个边境小县时,中央各大报刊早已开始反击右派了。这小县也就没有了大风波,也就没有右派可反了。上级检查工作,说市里都定了好些右派,你们县怎么一个也没有?应该好好检查一下县领导们的阶级斗争立场,端正对待反右斗争的态度。县领导无法可想,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县供销社。
供销社开会选右派,大家鸦雀无声。因为这里实在没有右派呀。书记再次动员大家发言。这时一个愣头青说,王老二给书记提过意见,他算不算右派?这时张文学站起来说,王老二提的意见是要求书记多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这怎么能和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右派联系起来呢?愣头青说,你包庇右派,那你就是右派。大伙笑着鼓掌,“通过!通过!”群众开玩笑似的乱喊。
张文学被定成右派以后,按照当时的规定,开除留用,取消工资待遇,每月发三十元的生活费。干部不能当了,下放到农副产品经理部当了一名管库员。
一个右派,没有了工资,那生活费只够自己吃饭,当然也就没有女孩能看上他。他从此不再热情,不再心直口快。整天皱眉苦脸,闷闷不乐,胃酸增多,得了个胃溃疡。每天干活,吃药。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影,哪怕十年不放故事片只放新闻简报,他也从不缺席,除非当晚开批斗会。文革时期常有批斗会。无论供销社批斗谁,他都必须陪斗——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嘛!
除了批斗会外,平时无人理睬他。唯一的例外是,单位组团买驴时,会有人叫他。那时食品定量。这个地方毛驴甚多,当地少数民族只吃牛羊肉,对于猪狗毛驴之类的肉,他们绝不正眼看一眼的。老弱的毛驴丧失劳动能力后便没了出路,人们花十几块钱买一头,就能得到一二百斤好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货好还便宜。但两三家人吃不完那么多肉,那时也没有冰箱,生肉放几天就坏了。所以要组团买肉。单位就那么几户汉族职工,就只好连这右派也拉来凑数。这在张文学是个好机会,好不容易有人把自己当人了,还能说几句话,他就很卖力,自告奋勇,持刀动手。
县人民银行,那时全中国只有一家银行,就是人民银行。这银行和现在的人民银行不同,现在的人民银行是管理各家银行的机构。但那时的人民银行是每天必须开门接纳群众存钱取钱的。就是说,营业厅有钱。
这县有个农场,农场有个支行。支行归县行领导。县银行就把农场支行一个能干的身强力壮的叫做杨振堂的小伙子调到了县银行工作,这杨振堂刚到县行,没有家,晚上就睡在营业厅里边一个办公室里。当时正值炎夏,天气极热。杨振堂体壮怕热,晚上睡觉就敞开门,营业厅的门也没关,反正银行墙高门紧,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巧不巧,这天晚上就有人翻过大门到营业厅偷钱来了,翻遍了所有柜子,一毛钱也没有找到,这时却听到里面有人打呼噜,探身一看,有人睡觉,心想这人要是发现我了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搬起营业厅一个铁疙瘩就朝那人头上一砸,呼噜马上就停止了。
第二天,警察勘察了现场,又派人到各单位走访,查找那个杀人犯。有人反映,他看见农副产品部那个右派的旧衣服上有血迹。警察马上把张文学抓来严刑逼供,但那右派始终嘴硬,说他是昨天杀驴染上的驴血。警察核对后说:“虽然你杀驴是真的,但这不能排除你杀人的可能性。”于是将他扣押不放。当然警察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从张文学衣服上取了血样,送到公安处化验,结果确认那血迹不是人血。同时又有人报告,二公社一个青年身上也有血迹,抓来一问,那人实话实说,就是他那晚偷钱不成砸了人,只是不知道那人死了没有。
张文学被放了出来,熬到八十年代,终于有人给右派平了反。他恢复了干部身份,恢复了工资,就狠狠地高兴了几天。可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仍然孤身一人。这天有人来说媒,扎花厂一个女工,丈夫病亡了,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娃,生活不易,想找个老伴。这扎花厂和农副产品经理部同属于供销社系统,系统开大会时大家常见面的。而且女人知道张文学是好人,当右派是冤枉的。这媒一说就成。两人结婚五年以后,一同退休。
张文学带女人孩子一起回到上海老家,父母原来留下的三间房已经不在了,拆迁后给了三间新房。现在是哥哥和两个侄子住着。张文学回来,要求分一间房住。哥哥犹豫不决,两个侄子坚决不让,说是:“二爸你回来,就是没有退休金我们也会养老送终。可这房不能给你,你住不了几年,这祖传房产就成了你老婆带来的两个外来孩子的家了。我们不能让祖传遗产白送给外人吧!”家里发生了争执,有心告状也恐旁人笑话。张文学思想起自己的一生,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年轻时走出校门,一腔热血要建设祖国,远离上海老家,奔赴边远小县工作,却无故成了右派,把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委屈和痛苦,好不容易平反,叶落归根,却被侄子刁难。一口气上不来,昏死过去。
且说值班小鬼看见这倒霉鬼向阎王殿走来,赶忙进殿向阎王禀告,阎王吩咐,马上关紧大门,不要让这倒霉鬼把霉运带到阴间来。张文学无奈只得又顺原路返回阳间。
再婚女人看见丈夫睁开了眼睛,高兴得不得了,连声感谢医生辛苦了,把自己的丈夫抢救过来了!
待到张文学恢复得差不多了,女人说:“既然你侄子不欢迎我们,我们何必要留在这里?县城也很好啊。”于是一家人又买了火车票,重新回到了加柿县。
李宏斌:1944年4月16日出生,西安市蓝田县人,2004年退休,文学爱好者。2022年小说文集《人生风险》获星光华夏.盛世好文学“华章传颂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铜奖、决赛三等奖。出版发行《李宏斌文集》,多篇短篇小说在《都市头条》、《乡土蓝田》《三秦文学》和《盛世好文学》等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