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郊湖畔秋韵长
作者:高金秀

秋日的风,总带着点不疾不徐的温柔,把西郊公园的湖畔吹成了一幅会呼吸的画。我沿着砖石铺就的小径往湖边走时,鞋底碾过落叶的“沙沙”声,都似被这秋意滤得清透——那是属于季节的私语,正等着有心人去聆听。
湖畔的树是秋的调色盘。垂柳的枝条依旧绿着,却不是春天那股嫩得能掐出水的鲜活,而是沉淀了时光的深碧,每片叶子都像被岁月摩挲过,边缘悄悄洇开浅黄,风一吹,就有几片耐不住性子的,打着旋儿飘进湖里,给平静的水面缀上几点灵动的黄。不远处的火炬树正燃得热烈,叶片红得张扬,一簇簇聚在枝头,像谁随手泼了把火,把秋的热烈都烧进了树里;还有几棵不知名的树,叶子一半黄一半绿,半是成熟半是青涩,倒比纯粹的斑斓多了几分韵味。阳光从树隙间漏下来,在地上碎成金箔似的光斑,我走在光斑里,总觉得自己也成了这秋景的一部分,与树、与叶、与光,共赴一场季节的邀约。

湖水是秋的眸子。初看时,它是灰绿色的,像块蒙了层薄纱的翡翠,可凝神细瞧,才发现那纱下藏着万千景致——云的白、树的绿、天的蓝,都被它妥帖地映在怀里,风掠过湖面,涟漪一圈圈漾开,把倒影揉成了流动的锦缎。几只白鹅是这锦缎上最俏皮的刺绣,它们脖颈挺得笔直,红喙在水里一点,身子就悠悠地滑出好远,掌蹼在水下划开的波纹,细得像蚕丝,没等你看清,就被后面的鹅掌又踩乱了。有只小鹅离了群,绕着自己的影子打转,逗得岸边的麻雀“啾啾”叫,它却浑然不觉,只顾着跟影子玩捉迷藏,把这静谧的湖畔,搅出了几分孩子气的热闹。
我寻了块光滑的石头坐下,看鹅群游过的地方,水纹慢慢漫开,又慢慢平复,像时间在湖里写了又擦的诗。岸边的警示牌立在一棵小柳树旁,白底红字的“水深危险”,在这秋景里倒显得有些突兀,可再看那湖水,确实深不见底,鹅群游过的地方,只留几簇波纹,水下的世界,藏着多少秘密,谁也说不清。风又起时,柳丝拂过我的发梢,凉丝丝的,带着湖水的潮气,我伸手拢了拢头发,摸到几缕被风吹乱的碎发,忽然觉得,这秋湖的风,原是这般亲昵,它不急于吹走什么,只是慢悠悠地,把季节的气息送进每个人的感官里。

沿着湖岸再往前走,景致又换了模样。一座红顶的小屋隐在树后,墙是温暖的橘红色,屋顶铺着灰瓦,倒映在水里,像童话里的秘境。屋前的芦苇丛已有些枯黄,苇絮在风里轻轻飘,有几缕落在水面,被水波推着,一路飘向鹅群,白鹅们好奇地伸长脖子去啄,苇絮却“呼”地一下散开,惊得它们齐齐拍了下翅膀,溅起的水花落在苇絮上,又簌簌地落回水里,倒比刻意的表演还生动。
湖畔的小径上,偶尔有游人经过。一对老夫妇牵着手,走得极慢,老爷爷指着湖里的鹅群,跟老奶奶说着什么,老奶奶脸上漾开的笑,温柔得像这湖水里的光;几个孩子追着落叶跑,笑声脆得像银铃,惊飞了树梢的麻雀,也惊散了鹅群的队伍,白鹅们“嘎嘎”叫着散开,又很快聚成新的队形,仿佛在跟孩子们玩一场无声的游戏。我坐在石头上,看这些人、这些景,觉得这秋湖的美,从不是孤绝的,它因着人的存在,有了烟火气,因着鹅的灵动,有了生气,因着树的斑斓,有了色彩,种种元素交织在一起,才成了这让人流连的秋韵。

日头渐渐偏西,阳光也柔和了许多,给湖面镀上了层金边。鹅群游累了,聚在湖湾处,有的把头埋进翅膀里打盹,有的仍在慢悠悠地划水,红喙偶尔啄起几片落叶,又很快放下,像是在跟秋告别。岸边的树影被拉得很长,火炬树的红、垂柳的绿、杂树的黄绿相间,在地上织成了块斑斓的地毯。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最后看了眼这秋湖——湖水依旧绿着,鹅群依旧游着,树影依旧长着,只是心里,已被这西郊湖畔的秋韵,填得满满当当。
往回走时,风又起了,这次却带了点凉意,提醒着我秋的深沉。可我并不觉得冷,因为那湖畔的鹅语、树影、水光,早已把温暖种进了心里。原来秋天的美,从不是转瞬即逝的绚烂,而是这般细水长流的温柔,它在湖水里,在树影中,在鹅群的红喙间,更在每个愿意停下脚步,去聆听季节私语的人心里,酿成了一坛名为“西郊秋韵”的酒,叫人醉了,还想再醉一次。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