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秋意爬上梧桐叶
文/海神观海

起初是不曾留意的。只觉得天色忽然高了,也远了;风里头带着些清冽的意味,吹在脸上,不像夏日那样黏腻,倒像一块凉凉的、光滑的绸子,轻轻地揩过去。便是这样,我才恍然:秋来了。而这秋意,最先爬上来的,竟是窗前那几株老梧桐的叶子。
夏天的梧桐,是蓊郁的,沉甸甸的一团浓绿,像泼翻了的绿釉,堆在那儿,有些痴肥,带着一种懵懂的、饱胀的睡意。如今却不同了。那绿色仿佛是从内部开始被什么力量淘洗着,先是边缘上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浅黄,像是画家在洗笔时,不经意间在那纯绿的底色上,留下的一抹淡淡的水痕。这水痕便无声地润开去。于是,那黄便渐渐深了,成了赭石的颜色,又成了熟金子的颜色。这颜色不是一下子全变了的,是一小片一小片地,悄悄地,仿佛有一个极有耐心的、看不见的画师,正不慌不忙地,从这一片叶子的尖儿上,从那一片叶子的脉络边,细细地渲染着。

我走近了,站在树下仰头看。阳光透过这些半黄半绿的叶子,那光景竟是说不出的奇妙。那黄叶的部分,被光线一照,便成了透明的,像一片片薄薄的田黄石,温润而有光泽,里头的脉络,纤毫毕现,是更浅一些的金色,错综复杂地分布着,像一张精致的天书。而那残存着绿意的部分,在光下却成了沉沉的碧玉,含着光,又不肯全吐出来,显得幽深而固执。风来了,它们便飒飒地、低声地私语着,那镶了金边的叶子颤巍巍地抖动着,似乎既有些怕冷,又有些欢喜。偶尔有一两片最性急的,便三三两两,打着旋儿,从高高的枝头辞别了故枝。
一片就落在我眼前的地上。我弯下腰,小心地把它拾起来。它不再是夏日那般肥腴而富有水分的了,摸上去有些干,有些脆,带着一种历经风霜的、沙沙的声响。它的边缘已有些卷起,上面甚至有了几个被虫子噬过的小洞,像岁月的戳记。我将它凑到眼前,那叶脉的纹路,愈发像极了老人手背上暴起的青筋,记录着它从春芽到秋叶所经历的一切风雨与日光。它的一生,便是这样一场静默而辉煌的演出,从鹅黄的初生,到油绿的壮年,最终归于这斑斓的沉寂。它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掌心里,不轻,不重,却仿佛托着整个季节的重量。

古人看见这般景象,总要生出些悲戚的。宋玉不是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么?然而我此刻,却并不觉得很深的悲哀。这哪里是衰败呢?这分明是一场盛大的、庄严的告别。那满树的斑斓,是生命在离去之前,最后一次,也是最尽情的一次燃烧。它用尽全部的气力,将积攒了一生的日光雨露,都化作了这惊心动魄的色彩,然后安然地、静美地,回归泥土。这不是死亡,这是一种完成。
我抬起头,看那秋意,正一寸一寸地,从容不迫地,向着梧桐树的最高处爬去。

【作者简介】任学论,笔名海神观海,男,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曾出版诗集《一个人的秋天》《润雨无声的季节》《前世之约》《蝉之悟》,现居东营。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