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归梁•霜降(柳永体.押第一部韵)
唐增虎(山东)
空庭飘英晓月封,柿坠条,蟹实笼。
晚烹新茗对丹枫,雾幽敛,意从容。
寒蛩收语昼鸣风,滴声缓,烛花红。
莫叹流年添鬓茸,倚槛立,候归鸿。
占春芳•秋光(苏轼体.押第二部韵)
唐增虎(山东
荷盖老,芦花白,雁阵掠天光。
不似春英妖冶,自存冷韵清芳。
对景莫彷徨。
酿新醅、闲赏橙黄。
最怜霜染层林处,霞色飞扬。
散文:《九九话重阳》
唐增虎(山东)
双节的余温还未散尽,九九重阳便携着清浅的菊香踏来,这日,也是属于天下老者的“老年节”。于那些告老还乡的人而言,忙了一辈子的脚步终于慢下来,总算轮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常听人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这话落在他们耳中,总比旁人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感悟——那夕阳的暖,是流年里风雨沉淀的光,是蹉跎岁月里磨出的温润。
50后、60后,这是群从风浪里走过来的人。什么苦没尝过?什么难没扛过?他们的青春,伴着祖国从一穷二白的泥泞里起步,见过粮票的紧缺,尝过饥寒的滋味,却凭着一股子“咬牙也要往前冲”的韧劲儿,把艰苦当成勋章,把朴素视作荣光。在党的旗帜下,他们是建设的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在田埂上弯腰种粮,在车间里挥汗炼钢,在岗位上鞠躬尽瘁,把“无私奉献”“忘我拼搏”刻进了骨子里。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子女,“上有老下有小”的担子压在肩上,却从未压垮他们的脊梁——因为心里装着家,更装着国,那份家国情怀,是刻在血脉里的赤诚。
他们是见证者,更是缔造者。亲眼看着土坯房变成高楼,泥泞路铺成坦途,亲眼看着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每一步跨越里,都藏着他们的汗水与坚守。如今虽已退居幕后,眼角爬了皱纹,脊背添了佝偻,可那颗心仍系着家国:看新闻时会为祖国的成就热泪盈眶,聊起发展时会忍不住念叨几句建议,哪怕只是在社区里栽棵树、帮邻里搭把手,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添一分暖。
“吃水不忘挖井人,走路怀念铺路人。”这代人,是国之栋梁,更是民族的瑰宝。他们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更无愧于自己走过的每一段岁月。如今重阳又至,不必说太多华丽的话,只需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为这代最可爱的人,为这抹最温暖的“夕阳红”,真心点个赞,道声喝彩。
散文:《朋友与师徒》
唐增虎(山东)
岁月是条奔流的河,左岸载着朋友的缘,右岸泊着师徒的情,两岸风光相照,才凑成了人生这卷温热的书。
朋友是灵魂相撞的星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坦荡。管仲困于囚车,鲍叔牙却向齐桓公力荐,说“若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不是不知管仲曾箭射公子小白,而是懂他的才、信他的心,这份“路遥知马力”的信任,比江山更重。嵇康临刑索琴,三千太学生请愿未果,唯有吕安千里奔丧,在《广陵散》的余音里哭送知己,这便是“危难之时见人心”的真章。朋友从不是锦上添花的热闹,是寒夜围炉时,递来半块烤薯的手;是歧路迷惘时,站在原地喊你名字的声,三观同频,便不惧山高水远,岁月会替你筛掉虚浮,留下最沉的那颗星。
师徒是薪火相传的灯盏,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担当。孔子困于陈蔡,断粮七日仍弦歌不辍,弟子们或愠或疑,颜回却煮粥时偷藏米粒——不是私吞,是怕老师吃不饱。孔子知后叹“回也不改其乐”,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情分,早融在一粥一饭里。张良桥上遇黄石公,三番拾履始得《太公兵法》,不是老人刁难,是磨他的躁、炼他的敬;后来张良助刘邦定天下,仍常念“非天授,乃师教也”,这便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真谛。师傅是渡你的船,把你从蒙昧的此岸送到明理的彼岸;你是续火的人,将他手中的光,燃成照亮后来者的炬。大恩从不用挂在嘴边,只需把他教的“仁”刻在心里,把他传的“艺”落在行上,来日再遇迷途人,便做那个递灯的人。
朋友如松,并肩而立,风来同抗,雨来同挡,根在地下紧紧相握;师徒如竹,老竿扶新篁,一节一节往上托,直到新篁成林,再扶更嫩的芽。缘与情,从来不是孤立的词,朋友里藏着师徒的敬,师徒间也有朋友的真。就像伯牙子期,是朋友,亦是音乐路上的知己师徒;就像慧能弘忍,是师徒,亦是禅法传承的灵魂挚友。
岁月流转,河左岸的朋友换了几茬,右岸的师傅添了白发,唯有那份珍惜与感恩,在时光里愈发醇厚——珍惜朋友的缘,因为不是谁都愿陪你看尽潮起潮落;铭记师徒的情,因为不是谁都肯把半生所学,倾囊相授。这缘与情,一左一右,撑起了人生的暖,也照亮了前行的路。
红尘
把日子折成纸船吧——
别管江湖的风 总掀翻船舷
人心是深潭 月亮照进去
也捞不起半片透明的答案
有人学浪 见岸就转个弯
有人学兽 把爪尖藏进笑纹里
这是他们的活法 像草结霜
像蛇蜕皮 不必拆穿
但你要留着掌心的温度
给过路人递半杯热茶
给流浪的猫 让出屋檐的一角
人会欺你 风会吹你
可春天不会漏过每粒种子
苍天把公道 缝在时光的针脚里
今日你种的花 明日会开在
你看不见的路口
别纠结圣贤的脚印
我们都是带泥的人
踩过坑 摔过跤 偶尔错认方向
但只要夜里想起某件事
心头没起半点愧意
就算没白来这一趟——
要做就做燃着的灯
不必照亮整个黑夜
至少 暖过自己 也暖过
擦肩而过的 某双眼睛
至于那些是是非非
让风去说 让雨去记
你只管往前走
身后的脚印 会连成路
路的尽头 有人举着灯
读你留在人间的 半行温暖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微信qq118490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