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桥银链坠潭记
——黔行漫记之九
八月末的晨光初醒,我们一家三代踏进天星桥。方入谷底,白水河的轰鸣便扑面而来,如远古传来的鼓声,裹挟着山间的潮润气息,一步步引着我们这些寻幽的人,往深处走去。
沿青石板路蜿蜒而下,水声由远及近,从隐约的低吟渐次浑厚,终成一片交响。行至第一处观景台,大孙子忽然拽住我的衣角,踮脚指向西崖:“爷爷快看!那瀑布像不像天上的牛奶打翻了?”一句童言惹得大家都笑起来,连儿媳妇怀里的小孙女也咯咯晃着脑袋。我仰首望去,只见瀑流如千匹白练自云端垂落,在四百米高的断崖上铺开一袭流动的银缎。水击岩石,飞沫四溅,在晨光中飘作漫天银屑。儿子拿着手机,招呼我们两老拍照,又替我拍掉身上的草屑:“爸,不急,咱们慢慢拍。”
再东行百步,儿子始终走在我与老伴外侧,不时提醒:“这儿青苔滑,您靠我近些。”转角处景象骤变——先前完整的瀑流在此被巉岩切分成万千银链。有的细若游丝,借风轻扬,落入手心只剩一丝凉意;有的粗如巨蟒,挟石奔涌,砸在潭边礁石上溅起半米水花。老伴忽然指向岩壁最密的那片水流,眼含光采:“你们瞧,这多像姑娘们结婚时的那串珍珠项链?”日光斜照,每一道水流都漾出七彩光晕,真如珠串滚动,熠熠生辉。小孙女被儿媳抱着凑近栏杆,伸手去接飘洒的水珠,每接一颗便兴奋拍掌,笑声融着水声,在山谷里荡出甜甜的回响。
转至南侧低洼,又是另一番天地。亿万水珠汇成厚重水幕,以排山倒海之势坠入深潭。激起的水雾扑面,带着草木清气与岩石的沁凉,霎时驱尽暑热。我俯看潭水翻涌如沸,墨绿的水面缀满细碎银光,宛若星子撒落。儿媳忙着为小孙女揩去脸上的水珠,自己的发梢却早已缀满晶莹;儿子一边照看孙子孙女,一边又蹲在潭边手机拍照,想把水幕与光斑一齐收进取景框:“妈,您站这儿,逆光拍出来更美。”
登北面高台远眺,瀑布全景尽收眼底。白水河从上游密林奔涌而来,在此完成壮丽的献身。东侧岩壁万千细流如琴弦轻振,西面主瀑似战鼓雷动,撞得山崖微颤;南隅水雾若云海翻腾,其间偶现虹霓碎片;北缘天空澄明,连远山轮廓都清晰可数。儿子提议拍张全家福,两个孩子争站前排,小孙女在儿媳怀里舞动小手,非要够哥哥的头发。“准备好,笑一笑!”儿子高喊。“咔嚓”一声,三代人的笑脸与瀑布的壮美,一同定格在晨光之中。
最妙的还是立于瀑底仰观。水流自四百米高处倾泻,仿佛整片天空都在流动。灰蓝的天幕被水帘分割又随风拼合。每一滴水珠都裹着阳光,落衣成痕;每一道水帘皆映山色,将远树近礁揉成流动的青灰;每一缕水汽清润沁脾,深吸一口,肺腑皆舒。大孙子忽然轻拉我裤脚,悄声道:“爷爷,瀑布在唱歌。”我侧耳细听,水声时而高亢如男高音,震得岩壁嗡鸣;时而轻柔若摇篮曲,顺风飘入耳中,格外温柔。“是天地在为我们一家奏乐呢。” 我蹲下身,抚着他的头,看他眼中倒映的水光,只觉有家人相伴,连山水都添了暖意。
临别时,孙女忽然指向天空惊叫:“彩虹桥!”我们抬头,见一道完整的虹圈正笼罩瀑布,七彩色带叠作天地赠予的指环,将银链坠潭的美景圈在中央。老伴小心地拍下这幕,喃喃道:“回去给老街坊们都瞧瞧,咱贵州的彩虹最好看。”儿子为我理了理吹乱的衣领,儿媳抱着小孙女,我牵着孙子孙女在侧,我们相视而笑,带着满身水汽与这天地的祝福,缓缓走向出口。
下山途中,水声渐远,掌心仍存水珠的微凉,鼻尖犹萦草木的清香。回望断崖,阳光洒落水幕,亮如碎钻。此番携三代同来,看童稚嬉水,方悟山水之妙,不仅在壮阔,更在壮阔中藏的温柔。变的从不是山水,而是看山水的眼,与身旁同行的人。
银链永坠深潭,时光永不停步。但有家人相伴,每一次回望,皆可是新的序章。瀑声渐远,心潮却难平。我把一路拾得的翠色、水声、笑脸、虹影,在心里细细研开,落成两首小诗,权当与天星桥瀑布作别——
七律•天星桥瀑布双咏
其一 探瀑
黔山叠翠隐仙踪,
曲径凌云访碧峰。
乱石漱空寒玉碎,
长川泻练落潭浓。
风摇竹影筛晴日,
雾漫霞光照古松。
才入深溪寻野趣,
已闻飞瀑响千重。
其二 留咏
飞泉直下破嶙峋,
跳玉流珠漱石频。
洞隐幽苔凝古意,
桥横浅濑接芳尘。
凭栏尽览烟峦秀,
倚树闲听水韵真。
欲把清奇收笔底,
归程犹恋此间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