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者按:铁橛山畔泉流清冽,翠巘之间茶香满溢。六汪镇七村合力、三社联动,建悬泉茶社,终让昔日荒陇变茶仓,一瓯春露润万家。这缕茶香,是生态之香、产业之香,更是青春之香、共富之香。这是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兼具文化韵味与时代特色的共富范例。
珠山樵夫《悬泉茶社,共富飘香》赋,以 “丹崖孕灵秀” 绘就其自然之美,以 “党建为纲、共富作桨” 勾勒其发展之基,更以 “青衿献智联千网” 点赞青年人奋斗足迹。请欣赏!】
珠山樵夫

六汪文联到茶社采风
铁橛之阳,悬泉之畔。孕灵秀于丹崖,毓清嘉于翠巘(yan)。有茶社兮新开,承惠风兮广扇。马公玉生,领群英以拓途;茶客杨斗,传妙艺而精撰。更有黄雨涵等回村任职大学生,携新知而入社,献热忱以助航。
其地也,云腴沃壤,露浥芳丛。承苍昊之甘泽,纳幽岩之爽融。枝凝玉露,叶卷晴虹。春摘雀舌,夏撷旗枪。炒青炉暖,焙雪香秾。

茶叶分装
其业也,党建为纲,共富作桨。聚七村之股肱,合三社之力量。马公擘画,开直播以通津;青衿戮力,拓商途而展状。雨涵辈熟谙网络,善沟通,于线上推广、产品包装诸务,皆倾力而为,成传统茶产业与现代市场之“新桥梁”。包装融韵,焕品牌之新容;销路联网,驰美誉于遐壤。
其效也,金芽焕彩,玉叶流芳。富黎庶于乡野,振经济于村坊。昔时荒陇,今作茶仓。一瓯春露,万户欢康。

悬泉茶厂种植基地
嗟乎!宾客来游,欣观炒焙;文人雅集,畅咏华章。泉烹石鼎,韵绕雕梁。同心筑梦,戮力兴邦。看此际茶烟袅袅,正兆来日福泽汤汤。
颂曰:
铁橛山深孕碧丛,悬泉活水煮云虹。
马公擘画开新局,茶客精工继古风。
青衿献智联千网,茶社生金惠万农。
一瓯香溢城乡远,共富长歌振昊穹。
(编者注:茶社位于六汪镇夏家庄村,名称是“共享茶社”。编者文中插图。)

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山东青岛人,青岛诗词学会会员,青岛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文联副秘书长。
六十年代生人,爱好文学,诗词歌赋。在工商企业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崇尚自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知足常乐是自己的人生信念。散文诗词歌赋作品散见于国内网络及纸质刊物。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主编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曾在诸城市任职。退休,现居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志》副主编、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