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滨城早秋(外两首)
文/边缘村夫 诵/蒲庆霞
乙巳年滨城早秋,连阴骤寒,夹衣俱出,感而有作。
嫩寒新酿,正溟濛海气,碎敲凉叶。
几日秋霖频剪烛,滴碎千荷声切。
云压孤城,烟沈断戍,雁阵迷残碣。
霜风吹老,一襟芳事难歇。
谁念倦客江东,青衫曾湿,夜雨添凄咽。
重觅幽踪苔径滑,冷翠欲沾罗袜。
玉管空携,金荃漫谱,都是啼鹃血。
苍波无恙,乱鸦啼碎斜月。
七律·乙巳滨城早秋感怀
滨城雨歇晓寒生,乙巳秋光骤减明。
连日凉侵夹衣薄,满阶叶坠故园清。
蹉跎岁月霜侵鬓,追逐风霜梦未更。
莫叹流年容易逝,心舟犹向远潮行。
雨落滨城,秋声与梦
乙巳年的滨城,早秋是被雨线缝起来的。
连续几日的雨,不疾不徐,把天空泡成淡灰,把街道润成深褐。前几日还带着夏末余温的风,一夜间就裹了凉意,吹在皮肤上,像忽然触到了时光的棱角——无奈翻出箱底的夹衣,布料上还留着去年深秋的褶皱,套在身上,竟觉比去年紧了些,仿佛岁月悄悄在衣料里织了细密的网,连呼吸都带着几分沉滞。
雨敲着窗棂,节奏慢得像旧时光的钟摆。檐角垂落的雨珠,串起的不是水滴,是零散的片段:去年此时还在为某个目标熬夜的灯,年初许下的心愿在风里晃了晃的模样,还有那些以为“来得及”,却在忙碌里悄悄溜走的晨昏。指尖划过窗玻璃上的水痕,凉意在掌心散开,忽然惊觉,原来“蹉跎”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失去,是雨丝般细密的消磨,是夹衣领口悄悄堆积的绒毛,是镜中眼角比去年深了半分的纹路。
可雨幕深处,总还有微光在跳。
楼下的梧桐,叶子被雨洗得发亮,即便有几片飘落在积水里,也顺着水流轻轻向前,没有停滞。夹衣虽薄,却能裹住心口的温度——那些没实现的梦,没走完的路,像藏在衣袋里的火种,哪怕被凉意包裹,也从未熄灭。雨声里,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多年前那个揣着梦想的少年一样,还在朝着某个方向用力。
原来早秋的雨,不只是为了提醒岁月不饶人,更是为了让我们在微凉里看清:时光或许会染白头发,会让夹衣年年变厚,但追逐的脚步,只要不停,就能在雨霁之后,踩出属于自己的暖阳。

作者简介:边缘村夫,本名郭家臣,曾经的政府官员,后来的商海中与文化艺术结缘,做过省级纸媒和主流杂志主编,各种类型作品也频发市、省、全国的各种媒体,也著过书,从事过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近几年重拾文学创作的信心,先后担任过全球诗社的常务总社长和世界诗歌题图诗社的总社长和现任的惜阴亭诗社的主编。如今在诗歌领域寻找着灵感和快乐,尽情地感受着文学领域内的激情。
蒲庆霞,四川省朗诵艺术促进会会员,成都市知见诗社主播,成都蜀人吟叹诗社会员。参与演出节目《红色乳娘》获得成都市高新区朗诵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