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醒梦录》连载第五回 《方正仁写诗表心意 李春玉通情动芳心》(上)
●张合君 著(山东)
《醒梦录》第五回
方正仁写诗表心意 李春玉通情动芳心(上)
自从那次游览贤圣公园之后,李春玉对方正仁的倾慕越来越深,方正仁对李春玉的好感也与日俱增。
一天,李春玉忽然问方正仁:“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说了半截,又咽下去了。“什么问题,尽管问。”又停了片刻,李春玉不好意思地说:“我想问你,往你心里的路怎么走?”方正仁觉得春玉问的问题既好笑又暖心,他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也答不上来。”
夜里,方正仁躺在床上,一直琢磨李春玉问的问题,越想越有趣,睡梦中不知笑醒了几次。天快亮了,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就提前穿上衣服,拿出笔来,在一张纸片上写到:
《如梦令•夜醒》
月下推敲几遍,
那句“心路怎探”。
枕上笑还醒,
满室春风轻漫。
休管,休管,
且把相思慢攒。
方正仁写好,夹在语文课本里。这语文课本是他为了夜里背诵课文,有意拿到寝室里的。第二天,李春玉翻看方正仁的语文课本,发现了这首词,她越看越好笑,知道是对昨天自己问他的问题做的回答,比吃了蜜还甜,就偷偷地把那张纸片装进了自己的兜里。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趁没人的时候,在背面回了一首:
《如梦令•藏笺》
偷把词儿藏袖,
字里春风吹透。
何必问归途,
心已为君开牖。
知否,知否?
路在眉间心头。
写好又偷偷地夹在方正仁的语文课本里。方正仁拿语文课本时,发现纸片背面多了一首《如梦令》,看过内容,就知道是李春玉偷看了他的词后回复的。根据回复内容,才明白昨天她问的“往你心里的路怎么走”原来是明知故问,于是更喜欢她了。没旁人的时候,方正仁见了李春玉就喊她小偷,李春玉则说:“我就是小偷,把你的心给偷过来了。”方正仁板着脸,故意装做生气地说:“你就是个小偷。”李春玉却笑着说:“我偷了你的东西,总得有‘物证’吧?你这颗心,就是物证,以后就归我了,我手里也多了把锁。”她顿了顿,看着方正仁愣怔的模样,笑得更欢:“以后啊,我就是你的‘心锁’,把你的心‘锁’起来了,不许再给别人啦,以后我就叫你‘心锁’。”方正仁张了张嘴,想反驳,却被她眼里的光晃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心锁”这个绰号像颗糖,悄悄甜到了心里。从那以后,心锁的含意只有他们俩明白,只要春玉喊“心锁”,他就会立刻停下脚步,转头朝着她的方向走去。
李春玉对方正仁的好感越来越浓,有时也学习别人的喜好,做个卡片什么的,表达对对方的好感。这天,她写了一个谜语,誊在一张卡片上,交给方正仁,让他猜谜底是什么:
万历皇帝多个头, 三横两竖断冤仇。
人人夸他判案公, 尚有二人皱眉头。
方正仁看后,暗自高兴,也给李春玉回了一个谜语:
有个女子才十八,一日之内三人夸。
都说公主长得美,头颅长在腰底下。
李春玉看后,心领神会,暗自欢喜。
李春玉在方正仁心中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位置,一股朦胧的情愫开始在心中萦绕。夜深了,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不由地穿上衣服,学着古人的样子,一口气写下了五首情诗。
一
鸿鹄高翔向九垓,长空破雾志难埋。
纵然心有凌云志,幸得知音共月来。
二
世间诸事费思猜,壮志常因俗事哀。
幸有春玉知吾意,相陪风雨共登台。
三
漫漫征途志未休,与卿携手共风流。
同拼岁月功成日,不负韶华乐九州。
四
若得春玉共奋身,并肩拼搏梦依循。
辉煌成就同携手,此是吾心最美春。
五
青山作伴水为邻,情绕心头梦亦真
愿化比翼枝上鸟,朝朝暮暮不离分。
写好,再读读觉得很自得,就誊写清楚,趁没人的时候,藏在春玉的书里。春玉发现后,浑身像触电一样,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情窦初开的她,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拿出笔来,在没人注意的时候,也写了五首诗回敬。
一
与君携手步花荫,浅笑低语爱意深。
共赏朝晖同沐月,此般甜蜜醉吾心。
二
佳缘美意梦魂牵,能否成真心惘然。
惆怅满怀寻旧忆,不知爱路几重绵。
三
情丝似蜜亦如霜,甜蜜初尝苦又藏。
爱到深时心辗转,几分欢悦几分伤。
四
春玉心忧爱可全,梁祝宝黛意绵绵。
思及前事泪难禁,惆怅深情梦亦然。
五
纵逢风险路千难,嫁与方卿心似磐。
爱意如澜终不改,此身无悔共悲欢。
方正仁祖母去世了,请假五天。李春玉一天见不到方正仁,像失了魂似的。一有空,就到学校大门外向方正仁所在的村庄张望。五天的时间真难熬啊!每天空落落的,连吃饭也没了滋味,只觉得每时每刻都像在油锅里煎熬。杜真真问她:“你天天在学校门口向东南望什么呢?”李春玉没有听见,杜真真扯了她一把,她才扭过头去,问:“做什么?”杜真真又问了一遍,她才说:“在门口树底下凉快。”“现在都中秋了,还多热啊?”杜真真反驳她。
上政治课,余老师看李春玉思想开了小差,忽然问:“春玉,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你解释解释。”
李春玉的笔尖正点在笔记本上,墨迹晕开一小团。她的魂早已飘回了上周日的公园长椅上。那天,方正仁坐在她身旁,手里转着片法桐叶,一起谈论今后的理想,规划二人的未来。
“李春玉!”余老师的声音陡然清晰,春玉却没听见。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了她,她却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春玉!”同桌张悦用胳膊肘狠狠撞她一下,“老师叫你呢。”春玉这才一惊,回过神来,钢笔“当啷”掉在地上,全班哄堂大笑。她茫然抬起头,目光正对上余老师正视她的眼睛。
“站起来。”余老师用教鞭敲了敲黑板,“我刚才问你的问题你听见了吗?”
春玉的脸“唰”地红了,脑子里的回忆还没驱散,方正仁捻动法桐叶的手和黑板上的粉笔字搅成一团。她慌乱地抓过课本,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字,嘴里却不受控地蹦出话来:“是……是法桐叶。”又引来哄堂大笑,只有方正仁紧绷着嘴唇,一脸严肃。张悦又用胳膊肘捣她一下,接着用手指指了指书页上的文字,李春玉这才改口说:“不对,是地理环境……”余老师这才把紧绷着的脸放了下来。警告她说:“以后上课,思想不要开小差。”春玉点了点头。余老师这才让她坐下了。
李春玉手指紧紧地抓住衣角,似乎觉得浑身发烫。这时,她才彻底从那场白日梦里醒过来,看清楚了黑板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几个粉笔字,这才想起,原来魂牵梦萦时,连课堂上的问题,都会变成心上人的模样。
小麦成熟了。为帮助夏收,学校放假一个星期。两天见不到李春玉,方正仁像油煎一样难熬。这时,也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他两家相距也就三四里路的光景,为了能看到心爱的人,方正仁爬到一棵桑树上,明知道看不到春玉,还是张大眼睛,向春玉所在的村庄望去。他似乎看到,春玉正向自己走来,笑盈盈的,向他招手,竟忘记了自己踩在树杈上。他不自觉地向春玉走去,想和她拉手,结果扑了个空,从树上摔了下来,将腿摔坏了,被送往医院,经检查,是轻度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尚贵贞在医院里照顾他。一些亲属到医院里看望,并问怎么摔的?厉害不?尚贵贞向来人解释说:“不知道他那么馋,想吃椹子啦,爬到桑树上,不小心掉下来了,摔坏了腿,你说值不?”。因为收麦正忙,来人也只是送点补品,说几句安慰的话就回去了。
李春玉听说以后,向杜真真等几位女同学说明了此事,问怎么办。杜真真和其他几位女同学提出去医院看看,李春玉却假装反对,说:“刚离开两天,有啥看头?”“那就出院后,开了学,咱几个女生兑钱给她买点礼品也行。”单翠兰说。“那不又显得轻了吗?”李春玉又反驳。“你这人,真是的,现在去,你说没看头,出了院去,你又说,轻了,你到底啥意思?”单翠兰又反驳她。“咱就今天去吧!”杜真真做主了。
几个人兑了点钱,让杜真真买了点礼品。
到了医院,杜真真问:“怎么从树上摔下来啦?”方正仁说:“我看树上的椹子黑了,怪甜,想去摘,不巧脚底下没踩稳,就掉下来了。”杜真真单翠兰他们都相信了,安慰他说:“想吃了,你以后可以用根竹竿去打,别再上树啦,多危险。”唯有李春玉明白内里,但她没有说出来,只是说了一句:“吃椹子是小事,摔坏腿是大事。”接着,她讲了一个笑话,说:“梁山伯送祝英台下山,走到一个村庄,村里的狗不认识他俩,汪汪直叫。祝英台怕狗,躲到梁山伯身后,梁山伯拾起一个砖头就砸,谁知,没有砸着狗,自己却绊倒在地上,祝英台忙去拉他,梁山伯却说,拉啥?我害怕狗咬着你。还好,虽说没砸着狗,却把狗吓跑啦。”杜真真说:“我看电影怎么没看到这个情节?是你自己编的吧?”方正仁笑啦,在场的人都笑了。李春玉说:“以后可要小心啊,别再爬树啦!”方正仁点了点头:“不用担心,三四天就好啦。”
分别时,杜真真她们只是说,好好养伤,好了以后,学校也就开学了。李春玉走在最后,趁别人不注意时递给方正仁一本书。说:“你在这里没事,可以看看小说解闷。”方正仁明白其中的含义,点了点头。
同学们走后,方正仁打开书,只见里面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爬到树上,其中的含义,我能不理解吗?我也是一日看不到你,像失了魂一样。注意休息,尽快康复,开学后再见。”后面还有一段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然很美,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俩灵魂相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爱情逐步成熟的内容却写得不多,希望你考虑,将故事补充得更完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