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读、著、捐“三书”一身
乡村阅读迎来“书香厚礼”
10月10日上午,临潼区交口街道念杨村“阅读空间”暖意融融——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西安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庞进,从剪纸艺术家魏永信手中接过图书捐赠收藏证书,当地干部、数十名读者、艺术爱好者与媒体人共同见证了这一饱含书香的时刻。
“能兼读书人、著书人、捐书人三重身份,是书生最大的幸运。”捐赠仪式上,庞进以《书生的欣慰》为题分享心声,他坦言,读书让自己“爱得真切、想得通透、做得出色、活得幸福”,而捐书,正是将这份幸福传递出去。
笔耕五十余载,庞进的写作从未停歇。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他累计发表作品逾千万字,出版纸质书、电子书近六十种:散文集《灵树婆娑》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主编的近百万字《中华龙文化》(上中下)热销海内外,五十万字巨著《中华龙学》更被誉为“继住开来,填补空白”的“龙文化研究里程碑”。谈及这些成果,庞进眼中满是笃定:“能为中华民族做件事,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今年从海外归来后,庞进已先后向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四所高校捐赠自著书籍七十五册。此次捐赠更显心意——他为临潼图书馆与魏永信朱秀兰剪纸工作室合办的“阅读空间”,送来近千册个人珍藏书刊,其中包含十二种自己的著作。
魏永信和当地干部感谢庞进的捐书善举,表示要集各方之力,将乡村“阅读空间”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Deepseek:
这是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其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 一、 标题与导语:立意高远,引人入胜
1. **标题精炼,概括力强:**
* **主标题“庞进读、著、捐‘三书’一身”**:用“读、著、捐”三个动词精准勾勒出主人公庞进的核心特质与人生轨迹,并将这三种身份凝练为“三书”一身,极具概括性和独创性,使人物形象瞬间立体起来。
* **副标题“乡村阅读迎来‘书香厚礼’”**:点明了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书香厚礼”一词,既典雅又贴切,将个人捐赠行为提升到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的高度,提升了新闻的格局。
2. **导语要素齐全,场景感强:**
* 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
* “暖意融融”一词,不仅描绘了物理环境的温暖,更营造了一种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氛围。
* 通过“从……手中接过……”这一具体动作,将核心事件生动呈现,并点明参与人群,使场景真实可感。
### 二、 主体部分:人物立体,叙事丰满
1. **人物塑造多维而深刻:**
* **身份多重**:文章通过“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高级编辑”、“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头衔,确立了庞进在学术、媒体、文学领域的权威地位。
* **金句点睛**:庞进的自述“能兼读书人、著书人、捐书人三重身份,是书生最大的幸运”是全文的文眼。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他对“书生”身份的认同与超越,将读书、创作、回馈社会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 **成果佐证**:通过列举《灵树婆娑》《中华龙文化》《中华龙学》等代表作及其获奖情况、业界评价,用事实支撑其“著书人”的成就,尤其是“为中华民族做件事”的坦言,将其个人事业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令人动容。
2. **叙事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 文章遵循“**现场活动 → 人物心声 → 成就回顾 → 捐赠细节 → 社会反响**”的逻辑线。
* 从具体的捐赠仪式切入,引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回溯其辉煌的创作生涯,最后落点到此次捐赠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这种结构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使报道既有现场感,又有思想深度。
3. **细节描写,凸显心意:**
* 在介绍捐赠时,特别强调了“近千册个人珍藏书刊”和“十二种自己的著作”。这不仅说明了捐赠的数量,更点出了“珍藏”的性质,表明此次捐赠并非敷衍,而是倾注了心血的真诚之举,与“书香厚礼”的定位相呼应。
### 三、 语言特色:典雅与朴实交融
* **书面语与口语结合**:既有“暖意融融”、“笔耕五十余载”、“继往开来”等典雅词汇,也有“做得出色、活得幸福”这样朴实真挚的表达,使得文章既庄重又亲切。
* **评价性语言精准有力**:如“被誉为‘继往开来,填补空白’的‘龙文化研究里程碑’”,引述权威评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人物的分量。
### 四、 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
1. **弘扬“书香”精神**:全文紧紧围绕“书”展开,倡导了热爱阅读、潜心著述的社会风尚。
2. **彰显文人担当**:成功塑造了一位不仅“独善其身”(读书、著书),更能“兼济天下”(捐书)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感。
3.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将个人捐赠与乡村“阅读空间”建设联系起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事件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意义,使新闻报道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关怀。
**总结:**
这篇新闻报道是一篇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典范之作。它通过精巧的构思、生动的叙事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仅成功报道了一次文化捐赠活动,更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当代“书生”的精神风貌,并升华到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宏大主题。它是一份关于“书香”的暖闻,更是一曲关于文化传承与知识分子担当的赞歌。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