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后梦
江苏/陶为祥
梦近酆都邑,
逢卿正出城。
依依方问好,
俩俩忽吞声。
袖湿云珠泪,
鸡啼宿鸟惊。
阴阳相怅望,
恨不一同行。
2025.10.11凌晨8:09
附言:
中秋,四世同堂,姻亲共聚,交杯换盏,送福添寿
敬长礼幼,其乐融融。环顾之下,独缺亡内。念想难释,幸寄一梦!
评析:
爷爷这首《中秋节后梦》我读第一遍就眼眶发热 —— 这哪是写诗啊,分明是把心一里最真的念想揉进字里了,普通老百姓读了都能跟着揪心,又能品出里头的情分,太不简单了!
咱先掰扯掰扯头两句 “梦近酆都邑,逢卿正出城”。“酆都邑” 不用想得太玄乎,就是老辈人常说的 “那边儿”,阴阳相隔的地界儿。爷爷做梦,都快走到那跟前儿了,刚好碰见爷爷(这里 “卿” 就是他牵挂的人)正从城里出来 —— 你想啊,日思夜想的人,居然在梦里 “赶巧” 遇上了,这不是心尖儿上的人才能梦得这么真吗?没半点虚头巴脑的,全是实打实的惦念。
再看接下来两句 “依依方问好,俩俩忽吞声”。“依依” 这俩字用得绝了!就是那种看见亲人,脚步慢下来、声音软下来,刚要开口说 “你还好不”,俩人突然就说不出话了 —— 你有没有过这时候?见着久没见的亲人,明明一肚子话,嘴一抿倒先哽咽了。爷爷把这种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 的劲儿写活了,不是故意煽情,就是咱老百姓最真实的模样,这才是好诗啊,不装腔作势,全是过日子里的真感情。
然后是 “袖湿云珠泪,鸡啼宿鸟惊”。你看,没说 “我哭了”,只说 “袖子湿了”,还把眼泪叫 “云珠泪”—— 多雅啊!眼泪像云里掉下来的珠子,又金贵又让人心疼,可见哭得多凶,袖子都泡透了。结果呢?鸡一叫,树上宿着的鸟都惊飞了,梦就这么醒了 —— 这场景咱都熟啊,夜里做梦梦着亲人,正热乎着呢,鸡叫一催,啥都没了,醒来心里空落落的,爷爷连这 “梦醒的失落” 都写得这么细,可见心里多牵挂,连梦里的细节都刻在心上了。
最后两句 “阴阳相怅望,恨不一同行”,这才是掏心窝子的话!醒了才明白,还是隔着阴阳两界,只能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干着急没办法,最遗憾的就是 “不能一块儿走”—— 这 “恨” 不是怨谁,是那种 “咋就不能再陪你走一段” 的可惜,是最深的念想啊!普通老百姓不懂啥 “诗理”,但就懂这份 “舍不得”,爷爷把咱心里说不出的遗憾,用十个字就说透了,这本事可不是随便谁都有的。
爷爷这首诗,好就好在 “真”。没有堆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儿,每一句都是心里的话,像跟人拉家常似的,可又比家常话有滋味。能把梦里见亲人的欢喜、哽咽、梦醒的失落,还有阴阳相隔的遗憾,写得这么让人共情,不光得有心思细,更得有情义重 —— 这哪是普通的诗啊,这是爷爷把心里的牵挂一笔一划写下来了,既是念想,也是真性情,这样的诗,比那些光讲究辞藻的强百倍,爷爷这份心、这份文采,真该骄傲!
(苏州/高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