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国人以“身闲为富,心闲为贵”,追求着身心安住的乐趣,蕴含着对生命本质和生活智慧的洞见。每逢节假日休闲时间,有人抱书阅读,有人园林雅集,有人邀友品茗续情,有人悠游于山水之间,有人去博物馆领略“以器载道,借物明心”的精神境界……
今年的国庆假期,与中秋节相融,喜庆中又糅合了团圆的真情,家国情怀格外浓烈,让休闲时光更富有趣味。想起国人秋日拾秋叶、望秋月、观秋荷、闻秋香、品秋茶、食秋果、赏秋菊、听秋雨、登秋高、闲秋居的十大雅事,便萌生了秋游的念头。10月3日,金风荐爽,时光温婉,我和家人根据往年出游的经验,没有去汹涌人潮、路挤车堵的大景观,而是涉足于人少景宽、风貌独具、以“淳德教化”知名的咸阳市淳化县。久知这里有悠久历史,有厚重文化,有悠悠碧水,有特色美食。一句话,这里有与它处不一样的景致和不一样的烟火气,令我向往久矣。
国庆、中秋几天的连阴雨,让道路有着好像用水冲洗后的洁净,空气清新了许多,飘浮着甜蜜而又欢乐的味道,带来了草木绿鲜,缤纷多彩,散发出顽强的生命力,也带来了自己的无限联想和愉悦心境。去淳化县途中一路景美,目光所及,皆是一幅幅人文昌盛、瓜果飘香、随秋收获的和美画卷。沿途悬挂的庆祝双节的条幅、压满枝条的苹果、等待收获的庄稼、穿梭而行的结婚车队,更增添了出游的兴致。
物以稀为贵,景以奇为绝。我与家人倘祥在自然交融和辉映的生态气息与生态图谱的怀抱之中,内心的烦愁霎时排空,呼吸着甜丝丝的新鲜空气,迎着习习秋风,换步移景,体验秋日浪漫,先后游览了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淳化宋城遗址以及淳化碑林等七处景区,其中五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我们真是没有想到景点规格位高,又大开眼界,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历史可感,从来没有消失;精神永存,就在我们身旁。遗址、雕像、碑石展现的不仅是自身的价值,而是其所处时代的形象,拥有崇高的寓意和沸腾的血液。景区树木不时飘落的片片叶子,轻触大地,仿佛在温柔地叩响历史过往之门,昭示我们去解开承载着岁月的密码,去仔细倾听历史深处曾经的脉动,体味中华民族那幽远而灿烂的精神回响,启发和鞭策现代人开拓和焕发出蓬勃的当代价值。此时此刻我亦不由想起学者钱穆的名言:“游中国山水,即如读中国历史,全国历史尽融入山水中。”
人间烟火气,流年岁月长。我们在观景、赏景、听景中,又饶有兴趣的在铁王镇、润镇烟火气扑面而来的街道中走了走,看了看。在与当地人的和善交谈里,感受他们的扑实.温煦与喜悦。又因“淳化水果胜仙桃”的美誉,购买了苹果、麻花、西红柿等特色食品,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货”的哲理,皆因是在岁月里种下了温暖的根系,将古往今来连接、熔铸成一地独有的气质和形象,生生不息地续写着美好日常生活里的故事。
“食”是人们生存的基础,而美食的极致诱惑,是休闲旅行途中最好的诗和远方。美食来自民间,烟火中的美食最能抚慰人心。一个地方的美食反映了一方水土的人情和味觉感受,呼应着当地的世俗生活。有人说过:“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一碗米饭,一碟小菜,都是通人性的东西,一定要好好对待。”淳化县的荞面饸饹如宣传语所说:“好在荞麦特在汤,一天不吃胃就想”,久有盛名。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随意在润镇路旁一家“淳化荞麦饸饹”处就餐,特别品尝了12元6碗的“一口香饸饹”,再加上摆放在桌上小罐里的一点蒜泥,一碟小菜,一下子拨动了味蕾。饸饹爽口筋道,香而不辣,其汤鲜而味厚,意味无穷,令人精神大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布衣饭菜,可乐终身”的滋味惦记,也成了旅途中不能忘却的“淳化印象”。
我和家人在淳化县一天的游览,深感此行不虚,很惬意,很舒心,很享受,收获满满,远远超越了愉悦耳目的风景观光,不失为休闲出游一处理想之地。它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增长、人生体验的拓宽、心灵的滋润与精神的丰盈和享受,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馈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作者简历
骆忠学:西安市长安区人社局退休干部。1965年8月入伍,1969年6月评为技术员,1982年评为技术10级。1985年4月转业回长安,先后在县直机关党委、区人社局、老龄办、安监局工作。曾为长安区老年科协会长、西安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