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为教育打开了无限可能的边界——虚拟课堂突破地域限制,智能诊断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推送让学习更高效。然而,机遇之下,教育更需守住核心底线,并深度思考边界重构的方向。
“守”的是教育的本质温度。无论AI如何优化教学流程,都无法替代教师的情感关怀与价值引导。面对学生困惑时的耐心倾听、小组讨论中的思维点拨、价值观塑造中的言传身教,这些带有“人”的温度的互动,是AI难以复刻的教育核心,必须牢牢守住。
“思”的是技术应用的边界尺度。当AI能自动生成作业答案、辅助完成创意写作,需警惕过度依赖导致的思维惰性;当算法主导学习路径,要防范“数据茧房”限制学生的探索广度。教育者需思考如何让AI服务于能力培养,而非替代自主思考,在技术效率与思维成长间找到平衡。
AI拓宽了教育的可能性边界,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始终是“育人”。唯有守住人文内核,理性思考技术边界,才能让AI真正成为教育的赋能者,而非主导者。
作者:李映红(江西九江)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