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咏竹 (平水韵)
文/曾小蓉
轩窗难锁玉篁妆,翠叶琼枝越院墙。
劲节凌霄擎傲骨,虚心秋影月同霜。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咏竹》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的风骨神韵,通过空间与意象的层进式描写,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格与超然姿态。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的立体构建
首句"轩窗难锁玉篁妆"以"寒玉"喻竹,既突出其清冷质感,又暗含坚贞特质。"翠叶琼枝越院墙"通过"越"字动态化描写,展现竹子突破物理限制的生命力,与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象形成跨时空呼应。
二、精神品格的递进升华
"劲节凌霄擎傲骨"将竹的物理特性升华为精神象征,与王安石"自许高材老更刚"的刚健品格异曲同工。
"虚心秋影月同霜"则通过"凌霄"与"月霜"的并置,构建出超凡脱俗的意境,其清冷孤高的气质与李白"不学蒲柳凋"的咏叹形成精神共鸣。
三、艺术手法的创新
全诗突破传统咏竹诗的平面化描写,形成"近景(玉篁妆)-中景(越院墙)-远景(凌霄秋影)"的空间纵深感。"月同霜"的并置手法尤为精妙,既延续了王维"竹喧归浣女"的动静相生,又创造出新的审美维度。
此诗在28字中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既承袭了"竹喻君子"的古典传统,又以"越院墙""凌霄"等意象赋予竹子突破束缚的现代精神,堪称当代咏竹诗中凝炼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