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田初筑待宾来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稻香与轰鸣的清晨
在长沙县春华镇金鼎村茅塘组,一场“美丽乡村”的梦正在悄然生长。薄雾笼罩的苍穹下,金黄的稻浪、古老的守望树、工匠铺就的石板路,与挖机的轰鸣、高空的飞机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田园乐章。
稻香轻拂晨烟碧,
机唱遥和野云闲。
石径新铺迎远客,
古槐深荫护乡山。
铁臂翻田催岁稔,
匠心筑舍换新颜。
待得门开宾客至,
欢声长绕水云间。
2025年10月12日长沙
🌹🌹🌹🌹🌹🌹
稻香与轰鸣交织的早晨——梦田民宿工地札记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在长沙县春华镇金鼎村茅塘组,一场“美丽乡村”的梦正在悄然生长。雾霾笼罩的苍穹下,金黄的稻浪、古老的守望树、工匠铺就的石板路,与挖机的轰鸣、高空的飞机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田园乐章。这不仅是建设现场,更是传统与现代的温柔握手。
薄雾如轻纱般笼在田畴之上,湿润的田埂留下我们的脚印。走进“美丽乡村·梦田民宿”的施工现场,仿佛踏入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
沈总带着我们来到拓展区。稻穗低垂,颗粒饱满如金珠,微风拂过,稻浪起伏,似在低吟丰收的序曲。空气中弥漫着新割稻草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湿润气息,沁人心脾。指尖轻触稻穗,粗糙的谷壳摩擦着皮肤,带来质朴的触感。不远处,一棵古树枝繁叶茂,浓绿如伞,静静守望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更迭与乡村新生。
工匠们蹲在景园小径旁,将一块块小石板细致铺就,缝隙间还留着湿润的泥痕,像是为未来的脚步铺下的诗句。一位老匠人用指腹轻轻抚平边缘,笑着说:“这条路,要让城里人也走得踏实。”挖机的轰鸣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带来一种建设的力量感;头顶,浓云间传来飞机的低吟,像是从远方捎来的问候,让这片乡土与外面的世界悄悄相连。
我按下快门,将稻香、石板路、古树、机械声与灰蓝的天空一一定格。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里不仅是一个工地,更是“美丽乡村”的雏形,是传统与现代、乡村与时代温柔握手的地方。
浓雾慢慢散去,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稻田上,金色与绯红交织,宛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锦衣。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与施工的灯光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乡村画卷。
而我知道,当民宿的木门第一次推开,当游客的脚步踏上这条石板路,当孩子们在稻田边追逐嬉戏,这片土地会将今天的轰鸣与汗水,化作明日的笑声与乡愁。这里,每一粒泥土都在孕育新的故事——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2025年10月12日长沙
🌹🌹🌹🌹🌹🌹
《“姥姥大观园”》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姥姥的大观园
不在朱门高墙里,
在无人机撕裂晨雾的轰鸣中,
在卫星云图与锄头的对视里。
露珠爆裂成基因密码,
稻穗抽刀般切割阳光——
可那阳光,
依旧落在姥姥布满老茧的手上。
拖拉机碾过千年的田埂,
把古老的节气碾成芯片的纹理,
而田埂边,
那株狗尾草,
依旧摇晃着童年的笑声。
山,是沉默的巨炮;
水,是流淌的电流;
农田,是一块活的电路板——
传感器在泥土里眨眼,
灌溉阀吐出金属的雨。
炊烟与数据同时升空,
一缕连着灶台的温情,
一缕通向云端的智慧。
一碗热饭,
是传统与科技的对撞火花,
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公式。
黄金如山,
在饥馑面前只是冷光;
万贯家财,
在饥荒的风里化作灰烬。
没有农民,
文明断粮;
没有土地,
国家失根。
农业,是时代的火药库;
科技,是点燃它的引信。
当算法与节气握手,
当纳米肥料与蚯蚓谈判,
这片土地,
将在四季的轮回中,
轰鸣着向前——
直到每一粒种子,
都长成我们共同的未来。
2025年10月12日长沙
🌹🌹🌹🌹🌹🌹
动心了.放不下
文/梅蛮
夜深
世界熄了灯
我在黑暗里
点燃你的名字
一个字母
就是一团火
你不知道
有一个人
在每个这样的夜晚
把你的模样
一笔一划
刻进骨头里
刻到血里
再从血里捞出来
像反复吟唱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情歌
我的思念
穿过键盘的缝隙
化作电波
在浩瀚的夜空
爆裂成无数量子
带着滚烫的心跳
跨越光年
撞进你的梦境
却不敢惊动你
我在无人的角落
描摹你的笑
描摹到手指颤抖
描摹到眼泪
沿着你的轮廓
滑落
也许你永远不会知道
有一颗心
为你在宇宙深处
咆哮 燃烧
哪怕耗尽所有的光
哪怕
只是你生命中
未曾察觉的
一粒微尘——
却足以
将我整个世界
掀翻
而你
仍是那片
永不坠落的星空
2025年10月12日长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