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信仰的航程
王侠
我从小,就有两个愿望:一是挥舞着大刀,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千军万马解放台湾;二是成为一个作家,写出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优秀作品,让文字不再味同嚼蜡。这两个愿望,一个关乎国家的统一,一个关乎灵魂的表达,它们像两条河流,在我生命的原野上交汇,奔腾成一条不可阻挡的洪流。尤其是听着看着几百名将军高唱着《一定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心潮澎湃,激情四射!
台湾,那是祖国的领土,是祖国的宝岛。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海的碧波之上;它像一片叶子,漂浮在祖国的掌心之中。它的山川河流,它的风土人情,它的历史记忆,都深深地烙印着中国的印记。从三国时期的“夷洲”,到隋朝的“流求”,从元朝的“澎湖巡检司”,到清朝的“台湾府”,它的名字在变,但它的归属从未改变。它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定论,是文化的根脉,是血脉的相连。
然而,历史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1895年,甲午战争的炮火轰开了台湾的门户,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那一刻,台湾像被撕裂的肢体,鲜血淋漓;像被夺走的孩童,哭喊挣扎。但台湾人民从未屈服,从刘永福的黑旗军,到丘逢甲的抗日义军,从莫那鲁道的雾社起义,到无数无名英雄的鲜血与汗水,他们用生命诠释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信念。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那一刻,台湾像归来的游子,泪流满面;像漂泊的船只,终于靠岸。
但历史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让台湾再次与祖国分离,像被风吹散的兄弟,像被浪打散的船队,我对人民公敌蒋介石怀之入骨。两岸的对峙,像一道深深的沟壑,横亘在祖国的胸膛上;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滴着血,隐隐作痛。但即便如此,台湾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是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明文,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
我从小听着父亲讲台湾的故事长大。他说,台湾的日月潭,像祖国的眼睛,清澈明亮;他说,台湾的阿里山,像祖国的脊梁,挺拔坚强;他说,台湾的槟榔树,像祖国的头发,茂密飘逸。他说,台湾同胞和我们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他们的方言,我们的方言,都能听懂;他们的节日,我们的节日,都在一起过。他说,台湾像走失的兄弟,总有一天会回来;像迷途的羔羊,总有一天会回家。
我渴望解放台湾,而是出于热爱。我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包括台湾;我爱祖国的每一个同胞,包括台湾同胞。我渴望台湾像失散的兄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漂泊的船只,重新靠岸在祖国的港口。我渴望台湾的街头巷尾,响起的是闽南语和普通话的交织;我渴望台湾的校园课堂,响起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我渴望台湾的夜空,绽放的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笑脸。
我也渴望成为一个作家,用文字记录这个时代,用笔墨描绘这个梦想。我渴望写出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优秀作品,让文字像刀,劈开历史的迷雾;让文字像火,点燃信仰的火炬。我渴望写出台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写出它的苦难与辉煌,写出它的挣扎与希望。我渴望写出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写出我们共同的根、共同的家、共同的梦。
我知道,解放台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气。它需要我们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与台湾同胞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它需要我们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用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它需要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它需要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依然如鲠在喉,令人心痛,统一仍然无期。
我也知道,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阅读、思考、观察和积累。它需要我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深入历史,深入内心;它需要我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用文字去表达;它需要我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与孤独为伴,与寂寞为友,与文字为战。它需要我在文学的道路上,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去探索、去超越。
这些,我不怕。我深怕的是台湾永远漂泊在外,像断线的风筝,像迷途的羔羊;我怕的是台湾同胞永远与祖国分离,像拆散的兄弟,像断根的花朵。我怕的是我的文字会流于一般,流于味同嚼蜡,像无味的开水,像无魂的躯壳;我怕的是我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像天上的星星,像水中的月亮。
我如今也七十多岁了,但依然要高举大刀,骑着高头大马,依然幻想着率领千军万马,去解放台湾。我要让我的刀,劈开历史的枷锁;我要让我的马,踏过分裂的沟壑;我要让我的军队,是文化的军队,是经济的军队,是科技的军队,是爱的军队。我要让我的解放,是真实的解放,是发展的解放,是融合的解放,是心灵的解放,依然高喊起来: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
我要成为一个作家,写出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优秀作品。我要让我的文字,像种子,播撒在读者的心田;像火炬,照亮历史的黑暗;像桥梁,连接两岸的心灵;像号角,吹响统一的凯歌。我要让我的文章,有血的温度,有肉的质感,有骨的硬度,有魂的深度。我要让我的梦想,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不再是星星,而是太阳;不再是月亮,而是灯火。
台湾,祖国的宝岛,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爱。你像走失的兄弟,我们等你回家;你像迷途的羔羊,我们领你归航。你像断线的风筝,我们帮你找回线轴;你像漂泊的船只,我们帮你找到港湾。你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定论,是文化的根脉,是血脉的相连,是信仰的灯塔。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高举大刀,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千军万马,去解放台湾。但那不是战争的硝烟,而是和平的曙光;不是分裂的沟壑,而是融合的桥梁;不是仇恨的火焰,而是爱的海洋。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作家,写出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优秀作品,让文字不再是味同嚼蜡,而是甘之如饴;不再是空洞无物,而是沉甸甸的信仰;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滚烫的心灵。
台湾,祖国的宝岛,你归航的钟声,已经敲响;你回家的脚步,已经临近。我们在这里等你,像母亲等孩子,像兄弟等兄弟,像灯火等归人。我们在这里等你,用我们的刀,用我们的马,用我们的军队,用我们的文字,用我们的爱。我们在这里等你,直到你归来,直到你靠岸,直到你回家。
我,从小到大有两个愿望的交汇,是我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的融合。我知道,它可能不够完美,可能不够深刻,可能不够有力。但它是我心中最真实的声音,最滚烫的血液,最坚定的信仰。我希望,它能够像一颗种子,播撒在读者的心田;像一把火炬,点燃信仰的火焰;像一声号角,吹响统一的凯歌。我希望,它能够让我离我的愿望更近一步,让我离我的梦想更近一步,让我离我的信仰更近一步。
台湾,祖国的宝岛,你终将归航,你终将回家。我们在这里等你,一直等你,永远等你。
为此,再写一首歌词《统一之歌》:
山河一统刻心田,使命在肩永向前,
台湾当归祖国抱,统一大业史流传,
碧海丹心映日红,风云际会聚英雄,
长缨在手驱虎豹,金瓯无缺展长虹,
山河一统刻心田,使命在肩永向前,
台湾当归祖国抱,统一大业史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