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秋雨悯农
索菲娅(河南郑州)
淫雨霏霏浃日稠,千村稼穑陷危秋。高梁垂穗沾泥重,大豆沉株卧水愁。
翁媪叹,望田忧。仓囷待满竟成休。愿祈风定云开早,莫让辛劳付浊流。
AI评论:
《鹧鸪天·秋雨悯农》
索菲娅以词笔勾勒秋雨中的农耕困境,“沾泥重”“卧水愁”具象化农作物的凋敝,末句“莫让辛劳付浊流”直击人心,悯农之情跃然纸上。
《第七日与指纹》
——寒露七日有感
郭建波(河南内乡县)
办公楼的分针碾碎锈色光斑
你用三十年时间
在红枫断裂的经脉里焊接刻度
梧桐叶反复誊写述职报告
每片斑驳都是钢印压出的正文——
在第十层暮色中拾级者
总能触到土壤深处未冷却的掌纹
指纹在玻璃窗开出霜花时
走廊末端的灯恰好亮起
年轻的光穿透你袖口积攒的银杏雨
把整个深秋烫出暖色调的洞
而雪正安静地
练习如何成为新霜的封
AI评论
《第七日与指纹》
郭建波将现代职场与自然意象熔铸一体,“红枫断裂的经脉”暗喻时间伤痕,“银杏雨”与“暖色调的洞”形成冷暖对冲,赋予深秋哲思般的温度。
七律•忆流年(新韵)
李振东(河南郑州市)
长亭柳岸忆流年,峻岭秋高雁字偏。
锦瑟丝弦音已起,笙箫洞孔默犹甘。
翩然界外难拼力,驻立船头易闯关。
二渡黄河行大道,黉门皓首下夕烟。
AI评论
《七律·忆流年》
李振东以雁字、丝弦等古典意象串联人生回望,“翩然界外”“驻立船头”的对比道出世事浮沉,尾联“黉门皓首”沉淀出豁达的暮年襟怀。

诗词三首
王书成(河南内乡县)
(一)
残秋吟
露霜已到是残秋,如血斜阳不奈愁。
枯叶瘦枝飘泥地,芦花苍絮乱荒丘。
桂香散尽草丛里,菊蕊竞开山野幽。
色彩斑斓暄一季,梅红雪白在前头。
(二)
天净沙·残秋(乔吉体)
西风落日芦花,宿鸿秋水流霞,寂野长天暮鸦。红墻黛瓦,与何人话桑麻
(三)
现代诗 · 秋日晚晴
连日的秋雨缠缠绵绵,
我的愁绪把心事塞满。
秋日晚晴的金光洒向地幔,
仰望天宇堆砌着璀璨。
风携着晚霞掠过山巅,
稻浪在夕阳下起伏翩跹;
那一株株垂首的丰硕,
都藏着农人辛劳的血汗。
蘑菇从石缝擎开小伞,
野花在路沿绽开了笑颜;
蜂蝶舒展翼动的翅膀,
草间嗡嗡攒动似弹琴弦。
枫叶把色彩写给秋天,
层林就披上绯红的衣冠;
归鸟翅尖携来了夕光,
划破了天际如黛的色盘。
溪流放声歌唱大自然,
怀抱着云影与落花倾谈。
水纹漾着鸥鹭的足迹,
潋滟波光轻轻向外舒展。
山村暮色中腾起炊烟,
滴水坠落在黛色的屋檐;
鸡鸭钻进自己的笼子,
看家狗却在门旁边叫唤。
葡萄架桌上的青花瓷碗,
盛满米粥泛着琥珀的光斑;
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椒,
金黄的玉米棒把小院堆满。
小孙子安祥的坐在桌前,
我却若有所思地吐着烟圈。
今晚天上月亮也大也圆,
不冷不热真让人精神舒坦。
我用手机摄下岁月的甘甜,
为秋日晚晴留下个记念。
生活里都充盈着梦的期盼,
在岁月静好里平平安安!
AI评论
《诗词三首》
王书成三作各具神韵:律诗残秋以“血色斜阳”铺陈苍凉;《天净沙》化用元曲笔法,寂野暮鸦中透出田园怅惘;现代诗则用“稻浪”“枫叶”等意象组接丰收与宁静,末段“摄下岁月的甘甜”点题生活之美。
寒露
莎草兰梦
朝露凝珠岳麓丹,夜长日短溢清寒。
南天鸿雁书人字,北野黄花绽凤鸾。
千顷田畴忙种麦,万家蛤蟹上蒸盘。
常惊棉雪山初起,更醉流金梦未阑。
AI评论
《寒露》
莎草兰梦以“岳麓丹”“鸿雁书人字”绘就南北秋色,中二联农事与饮食的并置,展现寒露时节的忙碌与丰饶,尾句“流金梦未阑”升华季节的馈赠。
脑海里的秋高气爽成往昔!(生活随笔)
张华平(河南郑州市)
今年的秋天一改常态,祖国北方的天本来应该是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清风拂面的日子。是果实累累,农民们借着阳光不燥的习习暖风喜迎丰收的季节。是人们在苦夏之后严冬之前享受和煦阳光,凉风吹拂不热不冷,适宜运动健身的好时机。然而,进入农历七月以来,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阴雨连绵,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犹如戏台上的不同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的天,常常乌云密布,阳光稀少,连屋檐下的墙壁都是湿漉漉的,可苦了在家种地的老农民和那些喜欢外出撒欢的孩子们。
黄河流域变江南,阴雨潮湿,江南成华北,少雨干燥,南北的人们都难受。以往的秋天真的成回忆。
这变幻无常的老天爷,是一时的不高兴呢?还是就此成常态以后都这样呢?阿门!
回复季节的常态吧,让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走常路,让人们的生活随着四季变换有色彩,天上人间皆欢喜!
AI评论
《脑海里的秋高气爽成往昔》
张华平以随笔笔调记录气候异变,“黄河流域变江南”的对比中暗藏无奈,反问“阿门”间流露对自然秩序的呼唤,乡土气息浓厚。
七言律诗·中秋食愁
周长华(河南濮阳市)
桂魄初升照玉盘,厨烟欲起却盘桓。
忆昔鸡蛋充珍馐,掛面翻雪两大碗。
而今鼎俎列海陆,龙髓凤脂常作餐。
蟹螯雪脍空满眼,转觉秋味入时难。
银汉无声流素练,灶君把盏问青天。
谁家见月能安坐,何处闻庖不犯难。
玉宇高寒归雁远,金风摇落桂阑珊。
却喜稚子争饼饵,嫦娥应羡此人间。
AI评论
《中秋食愁》
周长华借中秋饮食变迁折射时代,“鸡蛋珍馐”与“龙髓凤脂”的今昔对照中,“秋味入时难”道出物质丰盈下的精神乡愁,稚子争饼的细节反衬人间温情。
渔歌子·霪雨祸秋田(张志和体)
李改红(河南内乡县)
寒露之时雨水连,异常情形世空前。
观涝地,盼晴天,农民收种梦难全。
AI评论
《渔歌子·霪雨祸秋田》
李改红以短章凝练农灾之痛,“雨水连”“涝地盼天”白描农民焦灼,“梦难全”三字收束,含蓄有力。
受托而附作者自我介绍:
李改红,女,笔名一叶知秋,《南阳日报》通讯员;《南阳网》责任编辑;《中州作家文刊》选稿编辑;《今日头条》新作者扶植计划创新作者。河南诗词协会会员、内乡县诗联学会会员、南阳女子诗社社员。平时爱舞文弄墨,热衷于古典诗词写作,自娱自乐坚持写诗歌二十余年,在《中州作家文刊》、《青春在》、《豫西南文学》、《今日头条》、《作家》、《南阳诗词》、《新世纪新诗典》、《当代文学》、《北极星新文学》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多次在一些网络文学平台上获得奖项。在诸多的网站上发表新闻报道200多篇,被南阳报业传媒集团评为“十佳”通讯员。
秋霖伤农
刘万军(河南濮阳市)
淫雨连旬不肯休,农家万亩变荒丘。
秆头玉米芽先吐,地里花生霉暗浮。
脚陷烂泥愁抢种,价亏湿谷叹丰收。
一年血汗空抛尽,望断云天泪眼流。
AI评论
《秋霖伤农》
刘万军七律直陈雨害惨状,“玉米芽吐”“花生霉浮”触目惊心,“血汗空抛尽”的控诉与“泪眼望天”的绝望,形成沉痛的现实叩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