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与管理效能,10月10日,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全体管理干部会议,系统部署新阶段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次会议以“深化育人理念、重构治理体系、激发队伍活力”为核心议题,校长郭波平作主旨讲话,书记杨宝钧就制度创新与干部能动性作专题发言,常务副校长田文生解读新修订的《忻州实验中学管理干部常规考核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中层管理干部参加本次会议。

▲郭波平校长作主旨讲话
郭波平校长开宗明义指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他强调,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细节深处。他提出“月度工作八维关注”——从安全管理到食堂规范,从教学激情到节能细节,将育人理念具象化为可执行、可评估的治理单元。这一体系将看似琐碎的日常事务,提升为塑造校园文化、涵养师生品格的重要载体。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郭波平校长提出“八个必须”的办学方略,构建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框架:必须坚守办学初心,始终保持“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里有爱、言行有礼、脚下有路”的德育追求,实现魅力初中、实力高中和强力后勤的三力建设;必须依托忻州一中优质资源,实现管理、教研、备考等方面的深度联动;必须加强与城区小学初中的校际联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源培养链;必须积极争取政策与资源支持,为校园建设与师资优化创造有利条件;必须严格落实“严细实恒新”工作方针,夯实教学常规与管理基础;必须加快语数英主科质量提升,筑牢富校强班的学科根基;必须推进开放办学,以“走出去、引进来”拓展教育视野与格局;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与制度效能。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郭波平校长提出“用人、育人、留人”的三元推进策略,构建了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体系。他强调,要坚持“量才适用、科学配置”的用人原则,建立完善的人员流动机制,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要构建系统化的育人体系,将培训作为最大福利,建立满足当前与未来需求的培训机制,确保干部队伍持续成长;要完善留人机制,围绕“持续激励”核心,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薪酬体系,切实解决“留什么人、怎样留人”的关键问题。形成从选拔任用、培养赋能到激励保障的完整闭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杨宝钧书记就干部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杨宝钧书记在发言中深入阐述了制度建设中“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的辩证关系。他强调,学校治理需要超越将制度简单视为“管束工具“的传统思维,而要将其转化为激发组织活力的赋能平台。”制度不仅是划定行为的边界,更是创造价值的空间;不是限制创新的枷锁,而是保障创新的基石。“各级管理干部要各司其职,严守制度规范,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度要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干部要在履职中持续成长,共同营造“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管心”的管理生态。

▲常务副校长田文生解读新修订的“条例”
常务副校长田文生随后对新修订的《忻州实验中学管理干部常规考核条例(试行)》进行详细解读。“条例”突出实干导向,强化绩效考核,旨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郭波平校长在总结中分享了“专业坚持第一性原理”“热爱坚持长期主义”“追求坚持成长主义”三大坚持理念,鼓励全体干部以系统思维、全局视野和持续行动推动个人与学校共同成长。他引用雷军的话勉励大家:“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此次会议标志着忻州实验中学正从传统的“事务管理”向现代的“系统治理”深刻转型。通过将育人理念融入治理细节,将战略思维注入办学实践,将激励机制嵌入制度设计,学校正在构建一个更具生命力、更适应未来的教育生态。
来源:忻州实验中学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