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七绝句《咏菊》
格桑花已梦成空,
唯有奇葩展笑容。
不日西风吹大雪,
抱枝宁死斗天公。
予午夜失眠,遂披衣坐起在床上读书,忽然看到宋朝人一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后来又读到宋朝女诗人一朱淑真《菊花》诗中也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同样是通过描写菊花抱枝而死的特性,表达菊花的一种坚守气节、不屈从于外力的精神。于是乎!受其影响创作了这首《七绝句·咏菊》,自我感觉良好,立意鲜明、咏物言志,不亦乐乎!该诗核心亮点在于以对比衬风骨,以细节显精神,将菊花的“倔强”呈现在眼前,其特色有二:
(一)犹见个性:开篇以格桑花的凋零,反衬菊花展笑容的畅想,一败一荣,凸显出菊花不畏寒冷的独特品质,起笔简洁却对比强烈。
(二) 彰显风骨:后两句“吹大雪”,“斗天公”是诗眼亦是全诗的精髓;其中不经意地化用了古人诗意,“抱枝宁死”乃古今灵犀一点通也,而产生共鸣!此四字极具张力,将菊花拟人化,赋予其不屈的人格;且拉开空间的距离,以小博大(黄花敢于斗苍天)更是升华主旨,把对菊花的赞美,延伸为对坚韧不屈、反抗逆境精神的歌颂,尾句给读者留下了思维空间,是否感觉余味悠长不得而知!再以予的旧作《九张机.咏菊》与此绝句并读别有一番风味:
一张机。三秋百卉已回归。唯余冷艳开香蕊,娉婷袅娜,组成方阵,美若伫颦眉。
二张机。露怜霜爱鹊声啼。随风飘缈芳香溢,五颜六色,居然似绮,今古为题诗。
三张机。冰心瘦骨好花儿。天教此景秋光媚,狂蜂不扰,流莺无影,心静卧依依。
四张机。寻常迓客笑开颐。谁家野老长临莅,真情实感,几多赠句,回报舞罗衣。
五张机。虽无闺蜜自相持。独开妆镜晨梳理,胭脂敷靥,绛唇新点,临水映仙姿。
六张机。陶家种植倚东篱。拨丝吹管为何事,名花有主,欣然且喜,胜鹤子梅妻。
七张机。黄巢发誓志难移。敢教倩影来城市,唐皇破胆,大王得意,笑他二者兮!
八张机。千支佛手万条丝。长听寺鼓呈弹意,香烟缕缕,梵心未止,花谢总迟迟。
九张机。冬初雪落不离披。天公布冷无所谓,芳魂不死,抱香幽梦,年后长新枝 。
(责任编辑 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