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滥用
文/庄木
空气是多数生物呼吸、燃料燃烧所必需的,也是气垫、气球里的填充物,但把空气滥用到商品包装或混在商品里带给消费者,却是我最近才发现的怪事!
前几日,我从超市买了一盒某大品牌的牛奶,回到家打开盒子一看,盒子周围都用纸板折成的长方体撑着,就跟在盒子里加了厚厚的一层空气一样,这样一来,盒子看起来不小,所装的东西却少了不少。起初我只是觉得商家脑子好用,后来才觉得商家太狡猾,这样“以气”充货实际上就是缺斤短两;或者说,每盒牛奶的价钱基本没变,所用的牛奶袋却小了许多,这不是在坑人吗?
有一种杂粮盒,上面盛的是杂粮,下面垫着厚厚的泡沫,在这里泡沫充当了“空气”的角色,也是在滥竽充数。
后来,我留心观察,这才发现商家滥用空气的地方还不少哩!有的是在盒子下面垫上厚厚的纸板,有的是在四周垫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子,有的则是直接用空气填充。前两种还算要点儿面子,后一种则什么面子都不要了,就是说,连造假的成本都不想承担,直接用个大箱子装一丁点东西。这样一来,箱子个头大了,让顾客看着顺心,而里面所盛的东西则瘦了身。
商家可能会说箱子里的纸板或袋子是在保护商品不受挤压,其实是在狡辩。为了保护商品,用一层薄薄的泡沫板就足够了,何必费那些材料?在这里,空气是无辜的,它只是在为不良商家背黑锅。
牙膏、药膏的袋子里以空气充数的也不在少数!有些新买回的牙膏或药膏看起来鼓鼓的,只要一开盖,用手轻轻一挤,袋子就瘪得不成样子了,空气所占空间不少于半袋儿!见此情形,我会骂上一句:“真奸!”
其实,为不良商家背黑锅的远不止空气,还有冰、水、纸团、泡沫等五花八门的东西。假如你去买带鱼、虾,一定会发现鱼虾用厚厚的冰包裹着,若买五斤,冰就有可能占一斤半。因带鱼、虾是需要冰来保鲜的,用上一些无可厚非,但用得太多就是在故意骗人了。
假如你去买鲜鱼,商家会趁你不注意故意往袋子里多装水,一斤鱼的价钱按十元计,而一吨水的价钱才五元多。假如袋子里给你装上几两水,那是无可挑剔的,毕竟你买的是水鲜,但装进的有半斤水或者更多,你还能淡定吗?关键是,你若往外倒水,商家会跟你急眼的,大概利润都在这水里了!
价格稳定是消费者所盼,而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商家之根本,二者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使监督部门天天盯着,也难以杜绝此类行为。
人常说,会买的不如会卖的。所以,消费者总是斗不过商家的。虽然商家不都是奸商,但奸商是无处不在的。消费者有时可以通过擦亮眼睛而少上当,有时眼睛擦得再亮也无济于事,只能慢慢适应了,一旦适应,也就心平气顺了,还会说上一句:都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