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之思
鲁振忠
文友之交,贵在相互欣赏。这份欣赏,是灵魂与文字的惺惺相惜,是彼此尊重的温柔底色,更是心意相通的礼尚往来。你赠我一纸墨香,我还你满心赤诚,在文字的世界里彼此照亮,共赴热爱。
其实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我们作文,早已与名利无关。不过是闲来提笔怡神健脑,记录一程山水、一段心路,或是在琐碎时光里寻一份精神寄托罢了。不必把自己抬得过高,更不该将作品视作无瑕美玉,也不能把他人笔墨贬得一无是处。毕竟文学即人学,文章写得再精妙,若少了真诚人品作底色,终究是没有温度、没有品味的文字堆砌。
曾以为这般纯粹情谊寻常易得,还记得我在大庆有位文友,当年在中国散文网任编辑时添的微信好友。相交之初,我们称兄道弟,谈诗论文,往来甚是密切。那时总天真以为,灵魂因文字共振,因共振而相互欣赏,这份欣赏该是带着尊重的平视,是心有灵犀的礼尚往来,你懂我笔下山河,我知你字间深情,以文为桥,以心为契,方能久处不厌。可去年他写了首歌词来让我指正,我念及多年情谊坦诚道出不足之处,再发消息时,屏幕上却赫然跳出红色感叹号——七年之交,竟因几句肺腑实言便将我毅然删除。原来他口中的“欣赏”,不过是浮于表面的虚假夸赞,容不得半点真心指正,抛不开对自身作品的盲目自负。他忘了作文本是寻常事,忘了文友间的真诚可贵,更忘了文学即人学,人品远重于文品。
后来又遇一位河北文友,听闻还是省作协副主席。可我向来不看重这些虚名头衔,也从不觉得刻意巴结奉承有什么意义。他每晚雷打不动发来一首诗,美其名曰让我“看看”,其意昭然若揭,不过是盼着我捧场点赞。
日复一日的打扰本就让人不胜其烦,更让人寒心的是,我用心写的文字他从来置之不理,即便我耐着性子认真为他点评百回,他连一句最简单的“谢谢”都极其吝啬给予,仿佛我的付出皆是理所当然。这般傲慢与自私,哪里有半分文友间的赤诚?他把作协的头衔当作了傲慢的资本,把文学当作了彰显身份的工具,却丢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谦逊与感恩,早已背离了文学即人学的初心。
想来也彻底坦然,文友之谊本就该纯粹干净,无关虚名,不掺假意,更不该沾染半分傲慢与功利。应是今日我为你笔墨真心点赞,明日你为我文稿诚恳提灯,在漫漫创作路上彼此扶持,温暖同行。若只能听顺耳奉承、容不得半句逆耳真言,若只知一味索取、不懂半点人情世故,若忘了作文是为寻初心、做人要守真诚,这样虚情假意的“文友”,失去了又有何可惜,没有也罢!
作者简介:
鲁振中,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人。工作经历:务农、教学、经商。笔名:佚名、轶事。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因生活所迫搁笔二十余年。2016年至2018年,任中国散文网编辑!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1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