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坪大山作战胜利45年周年感怀》
今天是罗家坪大山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5年的日子,45年弹指一挥间,云南马关县罗家坪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边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曾经的战场变为融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与边境风光的旅游胜地,既传承了历史记忆,又实现了乡村振兴与边疆稳定的目标。如果牺牲在罗家坪主峰的31位战友在天有灵的话,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感慨万千,一定会说:咱们牺牲---值!
翻阅中越边境10年的作战史,胡耀邦题词“国威军威看西南”。我们云南边防部队1980年10月15日收复了马关县的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7日收复麻栗坡县的扣林山、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1984年4月30日收复者阴山,我们被赢为“英雄的中华女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亲身体验着“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战地情怀; 在“天天有枪响、月月有炮火、经常有伤亡”血与火的战场上铸就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 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显示:1980年10月15日,我军成功收复罗家坪大山,共歼灭越军313师247团3营9连,击毙越军70名,俘虏3名,伤20余人。炮兵在炮击越军纵深目标时,歼灭越军100余名;缴获物资:缴获60迫击炮3门、40火箭筒6具、美制M72反坦克火箭筒42具、机枪6挺、冲锋枪14支及电台等军用物资;我军伤亡:我军阵亡31人,伤76人。
就最近基层一线小卢发布的视频叶华志配属主攻连抓俘虏的问题,罗家坪大山作战的总指挥是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李凤岗,层级高,边防部队受职级职务的局限,不知道独立师的配属,独立师抓俘虏的事他们不知道也属于正常现象。换言之,罗家坪大山作战抓到了5个俘虏,这对与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罗家坪大山已经回到祖国母亲怀抱45年了,紧跟之后才是我军收复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造就了一大批将领。正如一位熟悉情况的领导说的那样:战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英雄们在不断增加,抓获的俘虏数量也在增加。
这里说点题外话,据国内公开刊物刊发:刚收复罗家坪大山20 多天,总政治部 10 几位年过花甲的老首长风尘仆仆的赶到罗家坪大山,视察收复罗家坪大山战况,了解罗家坪战斗的情况,满意地说:罗家坪大山“打得好,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宣传收复罗家坪大山的力度大些、再大些,也许收复罗家坪战斗的指战员也会像后来收复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那样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成为一颗颗耀眼的将星。 在八十年代收复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宣传力度之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在全国营造了祖国在我心中,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围。当英雄、上北京,英模报告风行全国,他们成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而罗家坪大山的战斗显得落寞、默默无闻,这可能与指挥作战的领帅机关宣传力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该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85年,参加罗家坪战斗的亲身经历者团作训股长、后任这支边防部队的参谋长段兴在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听军事教员宣讲中越边境的“罗家坪攻坚战”,教员把罗家坪战例作为一个失败的例子来阐述,并洋洋得意的向学员们征询意见,作为学员的段兴参谋长亲身经历这场战斗,最有发言权,其站起来以铿锵有力、铁的事实论证了罗家坪之战的成功,事实胜过雄辩,他的发言将教员的“战例”整个儿推翻。自从段兴参谋长为罗家坪之战“平反”后,据说在所有的军事院校的教案里,再也找不到这一“反面战例了”。 收复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的爱国主义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而收复罗家坪大山的效应如何呢?罗家坪大山战斗从1980年10月15日11时13分开始,至14时23分结束,历时3个半小时。10月15日11时13分,我参战部队步炮协同作战,炮兵对罗家坪大山进行火力准备,步兵发起攻击。担任主攻任务的边防12团11连在金春德连长指挥下,采取“正面牵制,侧翼迂回”等战法,与越军展开激烈战斗。14时23分,11连和团侦察排等占领罗家坪大山全部高地,战斗胜利结束。当天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播报了我军成功收复罗家坪大山的英雄事迹,公开事迹这里不再赘述,仅说说这些公开报道提到的主攻连及人物如何吧:
主攻连,云南边防12团3营11连,为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完整,13位战友长眠在罗家坪大山主峰,35位战友用鲜血染红了11连的战旗,全连荣立集体二等功,这个英雄连队曾在1979年和扣林山防御进攻战斗中“以小的代价换来大的胜利”被昆明军区授予“一等功臣连”称号,于1997年8月由驻文山州马关县石丫口调防迪庆军分区中甸(香格里拉),组建为迪庆军分区独立营机炮连。11 连这支光荣的连队,在中越边境战斗了18个春秋(1978年12月21日-1997年8月),在迪庆香格里拉戍边12 年(1997年8月-2009年),连队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有200多人立功受奖,被原成都军区授予“一等功臣连”称号,被云南省军区授予“能攻善守”称号,11连的战友能为在这支英雄连队里成长而感到骄傲,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英雄连战友能为11连增光添彩而感到自豪。11连这个英雄连队在云南边防整整战斗了30个春秋,完成了她光荣的使命。 主攻连长金春德,荣立三等功、担任营长,后任文山军分区教导队大队长,转业到云南曲靖市政法委工作;主攻排长冯光才,立一等功,提升为副连长,后调任文山军分区机关任参谋;二班副班长董朝忠(实名董炮忠)当主攻排冲锋被敌火力压制后,一个漂亮的翻滚点射消灭了敌人,荣立一等功,1983年底退伍,分配到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工作,现在缅甸经营几百亩土地;二排长侯正举、四班长赵明德:当主攻排占领一、二号阵地在进攻战斗中被敌人火力压制时,二排长侯正举、四班长赵明德率领四班攀悬涯迂回到三号阵地敌人后面发起冲击,消灭了敌人,迅速占领了三号阵地,二排长侯正举荣立三等功,转业回贵州老家工作;四班长赵明德、荣立一等功,转业分配在贵阳市;团侦察排带队参谋阎江生、侦察排长丁汝德带领侦察排断敌后路英勇牺牲。 45年过去了,如今的罗家坪大山罗家坪村已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教育基地罗家坪大山主峰遗址、战壕、猫耳洞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游客可在此缅怀历史、感受红色精神;基础设施改善,边境巡逻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边防巡逻,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边境体验;产业带动增收,村民通过开办民宿等进一步提升了村民收入水平;民族团结,罗家坪村荣获“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称号,村内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村美、房美、生态美的目标。罗家坪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牺牲的战友泉下有知的话,他们一定会笑傲罗家坪大山,夸赞中国式现代化在罗家坪大山谱写了新篇章。 罗家坪牺牲的31位战友,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坚定的步伐里有他们的英烈忠魂,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永远活在他们的事业中。 愿参加罗家坪大山作战健在的战友在今天”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好时代中保持乐观心态,安享晚年、幸福安康!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吧!
以上权作对罗家坪大山作战的一点感怀与战友们共勉,也算与发布视频基层一线小卢,网友老战士的一点探讨吧。
(李兴万供稿)
[作者简介]
李兴万,男,汉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会泽人。1964年6月生,1981年-1986年在云南马关35547-72分队服役,任战士、副班长、班长、给养员、文书、代理排长。1987年退伍后分到云南省会泽县上村区工作,从事纪检、党政办、宣传、综治办等工作,任纪检委员、党政办主任、宣传委员、综治办主任等职。采写新闻、信息等作品发表在《长安》《中国交通报》《中国摄影报》《云南日报》《云南法制报》《曲靖日报》等报刊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