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瑜平
纵观该辑作品,整体展现了诗社成员扎实的创作功底、厚重的生活积淀、深沉的人文关怀、真挚的情感体验、饱满的创作热情,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物质化时代,他们能有这颗至真至纯的诗心,倍感弥足珍贵,值得可喜可贺。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新时代新征程,新诗发展势头强劲,正在不断探索完善中,期待诗社诗友们在继承传统抒情方式的同时,克服阅读面窄、诗艺陈旧、口号入诗、用词泛化、缺少细节、现代感弱等明显弊病,广泛阅读《诗刊》《星星》等现代诗歌刊物上的诗歌作品,学习现代诗歌语言和技巧,加强诗学修养,在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意象系统的个性化上探索创新,以获得更大的艺术突破,不断开拓更独特的诗歌美学疆域。
本诗歌小辑共分四个部分:
一是博大的爱国情怀
八十年的回声
作者:周尤党
八十年了
历史的钟声仍在耳畔回荡
不是古老的编钟
是南京城墙上的弹孔在滴血
每一滴都映出一张面孔
被活埋的、被焚烧的、被强奸的---
他们的眼睛没有闭上
只是变成了我们今天的瞳光
我们忘不了
忘不了的是什么
是重庆渣滓洞里窒息的孩童
是台儿庄残肢断臂的士兵
是滇缅公路上
二十万双脚踩出的血路
是黄河决堤后
八十九万平民的浮尸
是三光政策下
无数同胞的阴魂在荡漾
我们忘不了
忘不了那些没有等到胜利就牺牲的人----
他们倒在
1931年的沈阳
1937年的卢沟桥
1938年的徐州
1940年的枣宜
1942年的野人山
1944年的衡阳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连名字都没留下
八十年了
让我们把纪念
从广场的花篮
移到日常生活的脉搏
教孩子们唱《松花江上》时
先告诉他们为什么
“那里有森林和煤矿”
要让年轻一代务必明白
今天的美好时光
是成千上万的先烈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要让我们的子孙知晓
八十年前的国耻
铭记在心,永世不忘
为民族的伟大复兴
贡献全部的力量
作者:周尤川
负重前行永不停止
泪点·赤帜长歌——
观9.3阅兵有感
作者:李中彪
礼炮在云间震醒黎明,
勋章轻叩岁月的痕印。
沧桑敬礼穿透晨雾帷幔,
曙光拂过血汗铸就的城垣。
旗帜如星火猎猎作响,
似铿锵战鼓迎朝阳绽放。
看!战旗掠过长空浩荡,
冰原诘问已得时代回响:
“若放下枪,脊梁岂能不断?”
如今导弹列车织就锋芒,
北斗为星河佩挂荣光。
昔日胃中棉絮与草根,
已化作金穗玉浪翻滚。
“站起来”的宣言震彻苍穹,
复兴之梦如飞鸿展翼腾空。
自瓦砾中升起的五星红旗,
引领高铁穿梭山河如龙。
看!C919裁开云锦飞驰,
航母破浪处,郑和帆影重雄。
千万双手共织锦绣经纬,
乡间足迹深印大地年轮。
钢铁羽翼下灯火可亲,
火海中逆行身影踏焰而立,
胸前党徽灼灼如星,
照亮十四亿人奔赴的征程。
若奇迹有姓必为中国红,
是星火传送的赤壤丰隆,
也是红领巾扬起的霞虹。
我们以微光守护盛世长空,
山河在誓言中轻轻回响:
“愿以青春捍守不朽江山,
来世仍见五星之下,
赤帜永远飘扬在春天前方!”
“九三”阅兵感怀
作者:申立健
九月三日的这一天,
天安门肃穆庄严。
当世界多国领导人
登上天安门城楼时,
世界一片哗然。
当八十年后鸽哨切开云层,
长安街用大理石的反光,
拓印着履带、机翼和所有笔直的脊梁。
东风快递拆开引信时,
导弹安抚着昔日的国殇。
而观礼台不同语言的掌声,
正在翻译一本抗战日历的悲伤。
那时松花江上,
背井离乡的人们,
在雪地上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卢沟桥的石狮数着月光里弹痕的枪伤。
南京城里万人坑的深处,
三十万未冷的冤魂还在悲号,
可在歪曲了历史的日本教科书里,
还在试图洗白昔日的肮脏。
但太行山的岩石记得;
台儿庄的老兵不忘,
草鞋踏破钢盔时,
大地如何用鲜血浇灌出带刺的春天。
百团大战突破囚笼,
似一根插进侵略者血管的长枪。
如今歼20的尾烟,
为一九三七年亡灵的祭奠。
预警机盘旋的弧线里,
仿佛所见杨靖宇将军,
嚼着草根杀敌呐喊。
当仪仗队的鞋根敲响花岗岩的键盘,
整座广场突然变成一块巨大的勋章。
当习检阅装备缓缓驶入长安街时,
三军将士的威武,
仿佛凝结成一把巨大的宝剑,
一道寒光直穿穹苍。
而今的中国,
不是凭几门大炮就能敲开国门,
任凭侵略者烧杀掠抢。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不忘国耻。
中华儿女又铸起了新的脊梁。
观“九三”阅兵有感
作者:宋垤志
长安街迎来朝阳
世界注视着东方
时针指向九点钟方向
主席的声音让我们血脉偾张
看
官兵迎面向我们走来
脚步惊醒帝国的妄想
铁甲摧毁他以往的猖狂
神鹰打击他最后的倔犟
导弹登场
他们彻底绝望
忆曾经
鸦片打开国门
黄海突见东洋的身影
八国的枪炮肆虐京城
九一八炮轰北大营
帝国的嘴脸
满目狰狞
我们要团结
我们要反抗
林则徐誓把鸦片烧光
致远舰舍死的邓世昌
……
激励四万万同胞奋起抵抗
百年的屈辱要血债血偿
屈辱让我们觉醒
对手让我们更强
南湖诞生了共产党
解放军起义在南昌
燎原之火传遍四方
驱列强,打东洋
跨黄河,渡长江
……
胜利的红旗在天安门飘扬
中国军队
锐不可挡
不畏霸
不扩张
人道救援
维和护航
不失大国担当
致力实现
十四亿人民的共同愿望
把永久的和平
同全人类共
阅兵大看台
作者:孙晓会
急促的钟声划破黎明苍穹
猩红的地毯迎接四方目光
三军礼仪队气宇轩昂
端门二字象征新的启航
一声号令
八十响礼炮蓝天震荡
那些狰狞的鬼怪闻风丧胆
逃之夭夭
听:三军合唱的:松花江上、保卫黄河
我好像看到了奔腾的黄河之浪
又像似无数冤魂的泪涌
秋风呼啸,更似工农红军英勇的抗战
回首今日
广场上冉冉升起的红旗
牵动着我们中华儿女每一位心房
老一辈革命家那炯炯有神的目光
他们见证盛世,铭记沧桑
今日更不负人民期望
检阅之声如春雷贯耳,震撼山岗
无人机群似雁阵翱翔
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亮相
阅兵共编设八十五个方梯
三军装备精锐尽出
观礼台上,外宾赞叹不已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崇山峻岭沐浴着崭新的画卷
农业现代化五谷丰登,楼台映月
工业现代化日新月异,科技领航
军事现代化更超乎想象
探月逐海,所向披荆
今日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中国有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若敢来犯,钢铁洪流将他就此埋葬
我的笔尖虽没有钢刀锋利
却可撰写正与邪仇与恨
血与泪的历程
提醒下一代不忘历史
更会撰写新时代的强音
让每一阵金风传递时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