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乡村女医生于晓梅
作者/邢子墨(黑龙江)
一场车祸意外夺走你的生命,
夺走你羞涩的笑靥,
甜美的面容。
夺走你飘向颈后漆黑的长发,
夺走你贯穿天地银铃般的笑声。
夺走你自信的脚步,
甜柔的声音,
夺走你智慧的大脑,
方略有度的心胸。
夺走你医者仁心散发出的万丈光芒,
夺走你深藏心怀慈悯众生的美丽情衷。
你是毛泽东时代培养的赤脚医生,
贫瘠的六十年代诞生的弱小生命。
你用自己的坚韧执拗地完成成长,
由襁褓之中的小小女婴,
出落得有如人间仙女玉立亭亭。
在简陋的医学院培厚根基,
回到乡村担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
从此故乡的蓝天下多了一个快乐而又活泼的身影:
无论刮风下雨,
无论酷暑深冬,
无论是吃饭的当午,
无论是漆黑一片的半夜三更。
只要接到求助的电话,
只要听到求助的叩门声,
你都会义无反顾地背起药箱,
按响你自行车欢快的银铃。
你仿佛是自天而降的美丽天使,
用声声银铃告诉期盼的患者我来了,
你大可不必为你的病痛恐惧,
你大可不必为你的病痛苦痛。
人到病退,
药到病除,
我高超的医术必可为你保命。
我诊脉的两根手指,
能探测到是你的哪根神经产生出病源,
飘逸的听诊器,
能窥测到你的五脏六腑哪里不宁。
对症下药良方手绘,
针灸输液雷厉风行。
你的病痛立刻会被宽解,
你的焦虑立刻会被抚平。
你人未进屋,
已用自行车的银铃安抚完患者,
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解除惊恐。
你用四十几年的坚守诠释大爱无疆,
你用四十几年的勤劳守护一方安宁。
让家乡的每个人看到你都会面露微笑:
无论是九十多岁的长者,
无论是咿呀学语的顽童,
无论是口齿伶俐的趣妇,
无论是酒气十足的男性。
每个人对你都心生敬仰,
都有一份暖到心扉的亲切温情。
你被家乡的亲情包围着,
你也用包围家乡的亲情,
勤勤守护一方安宁。
二零二五年十月,
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你的生命。
消息传回,
整个家乡沉浸在悲痛中。
八九十岁的老人低下他们慈悲的双目,
三岁顽童绽放了他们痛泪盈盈的眼睛,
所有女性停止了她们银铃般的欢笑,
所有男性停止了勤劳的躬耕。
悲痛的乌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海,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深深的知道:
他们的小村再也不会出现你活泼的身影,
再也不会出现你银铃般的笑声。
再也不会出现你踏实而又自信的步履,
再也不会出现你轻叩柴门的玉指轻轻。
再也不会出现你双指把脉传出的甜润,
再也不会出现飘动的听诊器挂在你的双耳,
移向每个患者温暖的前胸。
再也不会出现你甜蜜的安抚,
再也不会出现你的细语熏风。
再也不会出现你面对病患,
出奇的镇静,
再也不会出现你护送重症患者,
去大医院时的来去匆匆。
你有温度的声音,
有温度的笑容再也不会闪现,
你已跨上金驹去了天庭。
永别的伤心,
永别的苦痛,
你逝去的七日,
十里八乡完全沉浸在悲痛中。
送别的日子到了,
人们满怀悲痛:
多少亲人,
多少乡亲,
哭声哽咽,
泪洒前胸。
知不能再见仍盼望再见,
多少人哭哑喉咙,
哭肿眼睛。
我们的白衣天使你走了,
小村从此将显得空空洞洞。
我并不知道你的逝讯,
并没有回去为你送行。
你下葬的十天后才惊闻讯息,
无异于惊天霹雳震碎心胸。
我们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苦娃,
都承受过那个时代的贫瘠与艰难,
同为这个大时代走向富饶洒过汗水,
洒下过阳光雨露与清风。
我没有你那么多救死扶伤的实战业绩,
却也试图用手中的笔拯救心灵。
人生的路上我们曾相互敬仰,
未能见你最后一面,
未能送你最后一程,
是我挣扎的内心,
纯粹的苦痛。
辗转反侧之后提起手中的笔,
用这样一首小诗纪念你洒满风采的过去,
纪念你拯救生命大爱无疆慈悯的一生。
这也许能略略抚慰我对你的敬仰,
抚慰我迟到的送别产生的无限歉疚,
以此送别白衣天使回归天堂的脚步匆匆。
如何才能完成永恒纪念里的纪念?
愿这首小诗能让你高贵的生命得到永生。
愿你在天堂仍能行医布道,
用大爱撑起天堂欢乐的笑声。
我在人间会为你遥遥祝福,
你的医者仁心一定能度化另一个仙境。
作者 邢子墨
2025.10.15.
作者简历:
邢子墨,原名,邢国义。1964年10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洪河乡七井屯,1979年辍学,开始在工农商学兵等各领域打拚,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动探寻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诗的创作之路。2012年开始在《江山文学网》上,陆续刊发自己的故事诗《青春·回声·火焰·人生·海潮·天韵》六个三部曲,及《灵魂三部曲》第一部《情葩》。并刊发大量抒情诗。2019年自费出版《邢子墨故事诗集》和《邢子墨抒情诗集》,2022年3月,又自费完成中篇故事诗 《天极之路》的出版,用四十余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无所为向无所不为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