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中华老兵网执行副主任武琳雅与退役军人红色文化艺术团政委、总导演王国辉一行,赴退役军人红色广东省艺术团开展专题调研,实地察看艺术团建设运营情况,与骨干成员深入交流,并对艺术团下一步发展作出重要指导。
调研中,武琳雅、王国辉一行详细听取了退役军人红色广东省艺术团关于成立以来工作进展的汇报,重点了解了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演出活动开展及队伍建设等情况。在观看艺术团前期排练片段后,武琳雅对艺术团立足广东红色资源优势、传承军人优良作风的实践给予肯定。她指出,广东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与英烈事迹资源,艺术团要深入贯彻《广东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要求,主动对接全省红色纪念设施资源,让红色文艺创作扎根于真实历史土壤之中。要发挥退役军人政治优势与经验优势,像银川军休艺术团那样深挖本地红色 "富矿",将南粤大地上的英雄故事转化为有温度、有力量的文艺作品,让红色基因在文艺传播中赓续传承。
王国辉结合自身创作经验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作为大型原创红色音乐舞蹈诗《我是一个兵》的创作者,他强调,艺术团要秉持 "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 的创作理念,聚焦基层退役军人的奋斗历程与精神风貌,打造接地气、兵味浓的精品力作。在表现形式上,要借鉴 "东西南北云相聚" 的创新思路,融合现代舞台科技与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 "音诗画"、沉浸式表演等多样形式增强作品感染力,同时适配年轻群体审美习惯,用时尚化表达让红色文化 "活起来"。针对传播推广,他建议建立 "线上 + 线下" 联动机制,既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的 "六进" 活动,也借助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让红色旋律唱响南粤大地。
调研座谈会上,武琳雅与王国辉共同强调,退役军人红色广东省艺术团作为新成立的红色文化传播载体,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确保作品红色底色不变。下一步需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组建 "红色记忆" 创作专班,走访老兵及烈士后代,抢救性挖掘口述历史素材;二是打造年度重点作品,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主题演出,争创省级红色文化精品;三是建强人才队伍,开展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培育退役军人文艺骨干。
艺术团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指导意见,以实际行动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退役军人红色文化品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拥军精神贡献力量。
责编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