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唐诗
——唐诗里的战争
作者/刘哲
编者按:把唐诗的“日月”写成一场电竞直播,是胆大包天,也是神来之笔。刘哲用弹幕式语速,让王勃、李白、薛涛、李贺轮番开大,把意象对读变成血量条,把文本细读做成逆风翻盘。读完你才发现——真正被“打残”的不是诗人,而是我们身上那股对经典的“近乡情怯”:原来七绝也能暂停回放,原来“小诗人”也能五杀超神。
下次夜读唐诗,若听见键盘噼啪、血条飙红,别惊讶,那是本文留下的彩蛋:日月之争从未结束,屏幕前的你,随时可以“斜刺里杀出”,在下一行押韵处,完成自己的绝地反杀。
——《诗韵楼观》编辑部
说来惭愧,本人一生酷爱唐诗,然,自己却憋不出几首让人满意的诗。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个陋习——只‘欣赏古今名人诗作’。其实这样说颇有忝颜之嫌,毕竟咱水平差的不是一节两节。想真正欣赏名人名作,还是翻翻“大牛”们是如何欣赏的,譬如,当今大牛‘六神磊磊’。
鄙人不才,今日权作个二道贩子,让诸位喜欢者以观唐诗里的那场“战争”——“太阳”PK“月亮”。
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出场的第一位选手。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那是在一个夜晚,他和一名朋友道别,在烟水迷蒙的江边,他望着友人的背影,仰望夜空的冷月,不禁感慨万千,刹那间,滔滔激情化为四句,奔涌而出:
乱烟笼碧砌,
月飞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这可能是自唐开国五十年间最美的送别诗。这位王大才子不但才高,而且很狂傲。他以为他这首诗大概要称霸江湖了,再难有别的送别的诗可以媲美了。 各位观众,请看下一位选手高适,他送别朋友可没在月下,而是在白天——太阳底下,且看《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战看来“白日”好象压过“飞月”了。
别急,这战争嘛,才刚刚开始。快看,又一位选手出场了,他叫李白,众所周知,李白是月亮的朋友,他要用才华为月亮“代言”了: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把嘴一撇,哈哈!高适,你的“黄云白日曛”是很豪迈,但是有我的“愁心寄明月”飘逸吗?
这李白可是诗歌江湖上巨人般的存在,他这一出手是不是可以宣布此战结束了?
NO!NO!NO!这可是唐朝,再小的角色,都有挑战宗师的可能。果然一个小诗人弱弱的举起了手:“我来试试!”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无数人读到它都不禁赞叹,感情多么深挚,余韵多么悠长,双关又是多么巧妙。
这就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里,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但他却有一个长项,正是送别诗。这就是他要为太阳写的诗。
光阴飞逝,李白离去了,高适离去了,江湖上高手已经更迭几代,还有没有人能写出更美的送别诗,为月亮扳回一局呢?有,肯定有的。一个营妓出身风姿绰约的传奇女子站了出来,她妩媚一笑: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们。看我的《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就是薛涛的送别诗。薛涛,虽然是营妓出身,但要论才华和成就,在唐代所有女诗人中都是第一。上官婉儿,鱼玄机,都不是他的对手。
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薛美女送的这个“友人”究竟是谁了?是风流萧洒的元稹,还是白居易,或者是位高权重的王爷,或者是……。不管他是谁,能够得到薛涛的“离梦”,他应该知足了。
太阳和月亮的战争,不光是在唐代的送别诗里边儿上演。唐诗的各个战场上都上演着太阳和月亮的战争。不信的话,请往下继续看。
号称月亮的朋友的李白,这一回也托着太阳上场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他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他是月亮的朋友,但这一次却骑兵突出,为白日代言了。眼看着要拿七绝第一了。不得了,一位绝句大师王昌龄却不答应。他纵马扬鞭,要夺唐大唐七绝第一的金牌。吟出了关于月亮的杰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
这可热闹了,少将,老将,互不相让。一个个摩拳擦掌,争先上场。高适拿出《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一旁的老王坐不住了,作为边塞诗狂人,王昌龄拒绝向“孤城落日”妥协,又一次交出了关于月亮的名篇: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老王傲视群雄,以为无人敢挑战他的边塞诗了。可谁知一位少年却斜刺里杀出。李贺,仗着一身鬼才,用《雁门太守行》点燃了太阳的光辉: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胭脂凝夜紫。
……
这首诗,据说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读完。本来是宽衣解带的葛优躺姿势,一下惊讶的跳起来,裤子都掉在脚脖子了。
朋友,你以为李贺他就能总结边塞时的日月之争吗?非也!且看: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城闻笛》——李益的千古名篇,后来被谱成曲子,天下传唱。明代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读了之后,当场给跪了,他说:有这样的诗,何必王昌龄,李白。在那个时代,只有难以逾越的杰作,从来没有不可挑战的诗人。
一场又一场太阳与月亮的战斗,仍然在不断的爆发,让人眼花缭乱。战地记者已精力不支,日月之战暂且报道于此,谢谢观看。
作者简介:刘哲,陕西周至人。农民,喜欢读书,且无一定目标乱读杂书;喜欢诗词对联,读书随笔,小散文;喜欢品茶,善于哲理;通晓周易,娴熟Ai;爱好书法、国画。现在《绿风》文学社任总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