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毛百市这片偏远、贫困的西部山区,与咸宁市接壤之处,群山连绵起伏。从毛铺村出发徒步上山,山路曲折蜿蜒,两旁悬崖耸立、怪石嶙峋,约20公里后便见中南地区最大的黄柏种植基地。这片基地是大冶一位开荒“愚公”历时14年开拓而来,它就是被湖北省林业厅授予“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湖北地桉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科学规划,擘画发展宏图
2011年,鄂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鄂州市三山水寨水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大冶市灵乡镇签订荒山承包合同,次年,湖北地桉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冶落地生根,自此开启了一段荒山变宝地的传奇征程。

自承包伊始,湖北地桉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便将科学规划视为发展的关键。公司聘请专业专家,对这片土地展开详尽的论证评估与实地调查,精心描绘地桉公司毛百市基地的整体发展蓝图。为此,公司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山林开发。在荒山中开辟出近20公里通往作业区的公路,完成近8000亩的荒山造林工作。同时,新建560平方米的场部办公区,长期雇佣30名职工,并在季节性工作时招募200名临时工。如今,成功造林近9000亩,其中黄柏种植面积达6000亩,油茶1500亩,香椿、枫香1000亩,桃、山楂、甜柿等各类水果500亩,清晰的产业布局为基地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之以恒,荒山焕绿成“银行”
荒山造林之路,布满荆棘。投资周期漫长、回报见效迟缓,且工作环境艰苦,但湖北地桉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此视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公司坚信,从长远视角看,这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在公司的引领下,秉持着正确的经营与投资理念,依循科学的方法与切实可行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

创业初期,这片超万亩的荒山一片荒芜,没有房屋,没有道路,只有丛生的荒草与陡峭的峭壁。公司领导与全体员工毫不退缩,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吃饭就地生火做饭,睡觉或搭帐篷、或睡汽车。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借助大型挖掘机及上百人的不懈努力,修筑了20公里的造林作业区公路与560平方米的简易办公区。在市林业局、灵乡镇政府、林业站及周边村组的大力支持下,昔日荒山沿着等高线被整修成梯田,科学种植黄柏、油茶、香椿及各类名优水果,逐步构建起一座充满希望的“绿色银行”。
诚信经营,凝聚发展合力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承包前,毛铺山因地处阳新、咸宁、大冶三县交界处,每年都会发生山火。承包后,公司通过割防火带、种植生物防火树苗、修建防火公路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杜绝了大面积山火的发生,在承包期内确保了山林的安全。
随着市场对黄柏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黄柏种植产业,5000余亩的大规模种植,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游客展现了这片充满价值的“宝藏皮”。
砥砺奋进,迎来崛起希望
历经近14年的艰苦奋斗,湖北地桉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冶这片土地上扎稳根基,在造林绿化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公司不仅助力大冶市实现消灭荒山的目标,积极参与“绿满铜都”行动,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自身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2016年,湖北省林业厅授予该公司“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荣誉称号。

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创新,推出峡谷露营项目,为建设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迈出坚实一步。站在山顶,仿佛踏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俯瞰毛铺水库,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倒影画卷,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尽管目前取得的成绩与公司的长远规划相比仍有差距,但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他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法,保持艰苦创业的坚定决心,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创业基地,必将成为大冶市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
来源:综合新华网、中国网、湖北日报等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