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刀子嘴不一定是豆腐心
经典人道
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观其依似则毁志可知也。《长短经知人》
译文:所以说,直率的人和喜欢攻击的人在揭人短弊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出发点则不同。为人通透的人和为人放纵的人在率性自然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本质上却不同。考查其形成的缘由,就可以知道“毁志”的含义是什么了。
这段文字出自《长短经·知人》,核心观点是:表面相似的行为(如“直者”与“讦者”都表现为直言,“通者”与“宕者”都表现为放达),但其内在动机和本质不同,需通过观察行为背后的依据来辨别真实意图。
直者与讦者:
正直者(直者)的直言出于公心,而攻击者(讦者)的直言出于私怨。两者表现形式相似,但动机不同。
通者与宕者:
通达者(通者)的豁达源于包容,而放纵者(宕者)的不受约束的所谓豁达源于散漫。行为看似相同,但本质不同。
正直者的直言会辅以事实和逻辑。喜欢攻击的直言则伴随情绪化攻击。
通达者的放达体现为灵活应变,宕者的放达表现为无原则妥协。
感悟:
表现形式相同,但形成的原因不同,这需要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才能分辨。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