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黄土操场
当年负笈向村墟,黄土夯坪卷地舒
窗隙风刀削冻笔,案头泥印拓残书
短铅紧握指尖秃,长笑频惊檐雀疏
最是斜阳归牧处,童谣散作彩云裾
其二·漏风教室
寒窗格子糊麻纸,四季风霜任意评
墨板深皴知识脉,粉灰浅染教师缨
呵冰融得三春水,跺脚驱残五夜更
忽见东墙红领巾,朝阳跃上国旗旌
其三·野地红颊
山娃两颊赤霞侵,野果充饥涧水斟
趴地演算方程式,攀枝摘取鹧鸪音
书包空荡装星月,裤脚开绽纳岫岑
若问童年何所有,春风编就草环簪
其四·塑胶跑道
新校巍然立故丘,胶粒硌膝写春秋
书包沉重压纤背,算式精微布远畴
翻滚犹扬星屑舞,喧哗仍震暮云收
阳光镀亮金哨响,恍若当年黄土丘
其五·未变眸光
两代青春叠影长,时空褶皱贮流光
昔时泥印今胶屑,往日鹑衣今运动装
眸底澄明犹照野,心中炽热更腾骧
课铃串起廿年韵,仍在松梢共鸟翔
其六·教育土壤
莫言校舍变颜容,根脉深扎沃土中
知识清泉滋渴壤,仁心暖日化严冬
容身岂择华堂陋,筑梦何妨云路重
最是师恩延绵处,青山座座起稚童
其七·星子落眸
粉灰风干成星子,洒向童真黑眼眸
黄土场升银河浪,胶跑道映月牙舟
拾光可串珍珠链,织梦能缝岁月裘
忽听书声穿廓过,新蝉旧雀共和讴
其八·岁月织梦
时光褶皱藏经纬,织就芳华两代春
昔用木枝划沙字,今持平板绘云鳞
相同渴念凝瞳底,别样器材操掌频
若问传承何处见,红旗漫卷领巾新
其九·山乡晨课
曙色初染校舍东,书声撞破晓岚封
昔披蓑笠迎霏雨,今踏单车御爽风
知识阶梯同攀越,人生灯塔共朦胧
山花岁岁绽墙隅,见证青衿志未穷
其十·青春接力
廿载光阴如转烛,童颜迭换景常新
粉笔灰扬终作土,梧桐叶落又成茵
但存方寸耘苗志,岂畏千山跋涉尘
试看朝霞喷薄处,生生不息是青春
总题目:《时光褶皱里的两代青春》
这组七律以“时光褶皱”为意象纽带,通过黄土操场与塑胶跑道、漏风教室与明亮校舍、短铅笔与平板电脑等细节对照,展现两代乡村学子相似的求知目光与青春热忱。诗中“粉灰作星”“胶屑扬辉”等意象,将教育传承喻为星辰播种,最终在“红旗漫卷”“朝霞喷薄”的宏阔画卷中,完成对永恒青春的诗意礼赞。全组作品既保持七律的格律严谨,又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形成时空交响的独特诗境。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