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火腿
作者:杨玉祥 朗诵:丁然
夫人偶然在手机上刷到一个视频。一位欧洲老人,鹤发童颜。每天下午,365天,天天品尝,一种下午茶——西班牙火腿,和刚刚烤熟的面包。当然还有,产自当地城堡的干红葡萄酒。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百尝而不厌。我疑惑而不解,好吃赛不过饺子,天天吃也有腻的一天。
听说王府井澳门中心有个牛排家餐厅,有进口的西班牙火腿。一两的费用需要328元。贵是贵了点儿,可为了探秘究竟,我们欣然前往。
餐桌上,错落有致地摆放七八个新鲜的花瓣,跳动的壁炉火焰,和迷人的穿梭在其间的帅哥靓妹。完全不逊色于欧洲老人品尝下午茶的阳台,和后面的一湖碧波。
戴着高高白色厨帽的师傅,推过一辆车,正中间吊着的,正是那硕大的火腿。一刀一片,把散发肉香的火腿片铺满精致的盘子,摆放在桌中间。还配有一盘腌制的小菜。
两篮刚刚烤熟的还带着余温的面包,两杯进口的干红葡萄酒。
夹起一片火腿,放进口中,牙齿上下嚼动。入口即化。我想起了一句话,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
西班牙火腿算不上飞禽,而是走兽。可产在万里之遥的西班牙,经过酒的浸泡,早已发酵,自有了独特的味道。不是飞禽,胜似飞禽也。
几片裹着面包的火腿肉片下肚,品口葡萄酒。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我飘飘然有点儿醉。几口葡萄酒,自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 ,而是周围的一切,营造了一种氛围。真是大醉无酒。
这样的美味佳肴,自然365天,百吃而无厌也!

杨玉祥非虚构小说:微信是鸦片吗?
作者:杨玉祥
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多出在北京海淀区。一次海淀区作家协会,在海淀一所名校挂牌成立文学社。我以作家的身份出席挂牌仪式。
因为得满分作文的学生,大多喜欢文学,所以学校对此非常重视。
先是学生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我正看得入神,耳边有声音传来,“杨老师,咱们加个微信吧!”一看是坐在我旁边的校长。在北京教育界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已经双手捧着手机,喃喃细语问:“是您扫我还是我扫您”
我忙转身面对他,诚惶诚恐地说:“对不起了,我这手机里没有微信!”
校长几乎是惊愕地望着我,满脸疑惑不解!
我忙拿出自己手机,摁亮屏幕让他看,同时悄声说:“有人说微信是鸦片,耽误时间,所以——”
校长一脸茫然若失地点点头。
回去的路上,海淀作协秘书长说:“杨老师,您为了工作,还是下载个微信吧!现在是微信时代,您赶上了这个时代就得融入这个时代!”
从那以后,几乎每天我都拿着手机,歪靠在长沙发上,刷抖音,头条。接收朋友源源不断的新帖子,再转发,让大家欣赏!海量信息扑面而来,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晃半天就过去了,乐此不疲!
老婆说:“你拿着手机,低着头,像是抱着大烟枪,不停地、贪婪地吸食鸦片!”
我愕然。冷静思考,手机带来的乐趣和方便也是无穷的。现在一个手机在手,吃喝玩乐住行全搞定。
1840年中国人第一次普遍抽鸦片,现在几乎是全民第二次抽鸦片。手机鸦片!我中毒久矣,戒不了了!

作者简介:杨玉祥,1957年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老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在郊区插队,可以说,当过农民,工人,公司经理,编辑。在文化人中,人家管我叫老板;在商人中,称呼我为文化人。十来岁时,就是宣武门外有点小名气的讲故事大王。夏天的胡同中,电线杆下,聚集一群群听我讲故事的小伙伴们。现在写非虚构小说,力求最短的篇幅里,把我的人物放在大时代背景下,栩栩如生。没有多余的笔墨。看完叹一声:“这家伙有点意思!”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