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玉祥
我第一次进入教堂,还是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我的好朋友和爱人都是基督徒,婚礼仪式在王府井教堂举行。按要求,嘉宾需双腿跪在一条条长木凳子上,教堂后的二层楼上,唱师班在演唱。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虔诚下跪,不一会儿,两个膝盖被硌得生生的疼痛,我想站起来。可这肃穆的气氛,不容许有任何小动作,只好忍着,再忍着。
我一生参加过许多婚礼,这些人中,差不多有一半离婚了,只有这个朋友,过得幸福安谧,住在北京二环里的高档住宅,家里有个年轻保姆,一干二十多年,听说厨艺水平非同一般,育有一儿一女,妻子贤惠。
他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我一直认为是耶稣在保佑他们!
女儿在温哥华留学,寄住在当地一对老年夫妻家里,二十年前,我去看女儿,中午在主人家用膳。开饭前,老太太冲着一个木制的耶稣像,双手合揖,口中喃喃自语。女儿翻译说,两个老人是耶稣徒,早,中,晚三餐前,都要祷告,感谢耶稣给他们粮食,使他们免受饥荒之苦。
再后来,我前前后后去了几次欧洲,参观过几百年或上千年建设的著名教堂,令我诧异的是全是免费进出。
一次去巴黎圣母院,正赶上做礼拜,善男信女,都坐在长凳子上,手持点燃的蜡烛,默默祷告,脸上的表情安详、阳光。导游说:“欧洲人大多信基督教,核心是劝人行善!”
我去过五台山,北岳恒山,峨眉山,布达拉宫,都是佛教胜地,看到信徒们行跪拜大礼,点长长的粗粗的香。可这香烛是要收费的,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我信奉“心中有佛,不必到处求佛!”去过几十个庙堂后,就不再进入,怀敬畏之心,在外面转转溜达一番。
一次陪朋友到湖北恩施,买了门票,经过一个庙堂,工作人员说:“这边有大师免费超度。”然后几乎是半推着让我坐在师傅面前。
师傅双手合揖,手拿一本古书,喃喃在念。
我默默而听没有言语。
念完师傅拿出一个册子展示给我看,上面赫然写着:“某某三千”,“某某二千”。最少五百元。
我不悦说:“没有带现金”。
“微信和支付宝都可以”。
我无可奈何看着他说:“你刚念的是心经,我给你背咏一遍”。说完我就用极快的速度把刚才师傅念的重复一遍。
那师傅面露尴尬说:“你也是佛家之人?”
我说:“心经是佛教中的博士论文!一般人都知道的。你读,我背,咱俩扯平了!”说完起身而去。
偶然机会,认识一个叫叶子叶的微信好友,聊天时我说:“眼前有美景,心中无是非!”她说我和耶稣靠得很近。我应该成为耶稣的儿女!
她给我发来许多帖子,全是有关耶稣的,我开始对基督有些了解。
最近我有三颗烤瓷牙发炎了,牙龈肿起化脓了。医生建议打开牙冠,拔掉牙的残根,人工植牙。
我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跳过速。朋友中有一个和我患的病一样,医生拔牙,植了三颗牙。晚上疼得天天睡不着觉,来回走柳。糖尿病使牙长不起来。血压高,血氧低。一个月后死了,临死时说:“拔牙,植牙,使我减寿十多年呀!”
电是消炎的,我让电疗师傅用电给我治疗。电疗师傅是个基督徒,一边治疗一边吟唱:“铃铃铃,铃铃铃,
耶稣是个大医生。
能治热,能治冷,
能治牙病,能治疼!
耶稣能治百样病,
心靠主,爱心宽,
我把病人交给你,
大手一抹,
马上让他好完全!”
奇迹真的发生了,牙不疼了,能咬东西了。我明白,我这病使我陷入绝境,是电疗师傅和耶稣一起将我拯救出来!
我在心中默默许诺,等病好了,做礼拜的日子,我一定要手捧鲜花,走进教堂,送上我的鲜花和敬意。愿耶稣像鲜花一样,永远鲜艳和芳香!
走进教堂,听唱诗班的歌声和演奏,听大家互相传授圣经的精髓和传递爱的光芒!
作者:杨玉祥
一次编辑部四个人到长春出差,原北京市教育局老局长,让我们带封信过去,送给他的学生,现任沈阳军区总参谋长。
早就听说,韩老早期是延安保育院的院长。他的学生几乎都是中央高级干部的子女。他既当老师,又当父亲。有时抱着孩子,哄着睡觉,哄着哄着孩子就尿了。
八十年代末期,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不是省长,也是将军。
我们被安排在省委一号院,这里没有特殊关系,花多少钱也住不进来的。绿荫环抱中,有给毛主席建的别墅,有当年关东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日式别墅。
我们住进院里酒店豪华套房,坐了一夜火车卧铺,累了,先在卫生间的大浴盆里泡了个澡。我们知道带大浴盆的豪华酒店,是五星酒店标配。
睡过一觉后,罗辰生主任拿出韩老的信,上面写着住宅电话。通了电话后,罗老师说了转送信函之事,对方说:”老师的朋友从北京来,我们一定要过去看看!”
只听外面有轰隆隆的雷声再响,大雨顺着窗玻璃往下滚。
”雨好大,您明天过来也不迟。”
”我是老师从小抱大的,别说这点雨,下刀子也得过去。老师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已经吩咐司机了,一会儿见!”
电话那边挂上了!
我们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酒店停车的门廊,不一会,门廊一辆大红旗牌轿车停了下来,一位穿军装的人走出来,后面跟着一位妇女,一定是总参谋长老婆了!
我们站在房间门口迎接,那时还没有实行军衔制的服装,不过军区总参谋长,至少是中将了。
将军和夫人坐在长沙发上,说:”房间是不是简陋些,要不,换个更大的房间?”
我们忙摆手说:”这已经很好了!”
夫人这时拿起放在沙发旁的电话说:”总台吗?让你们总经理到我这来!跑步过来!什么,经理在洗澡。你就说是总参谋长再叫他!”说完啪——地挂上了电话。然后笑着冲我们说:’这经理是他一手提拔的!’她指指旁边的丈夫。
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位头上还堆着肥皂泡的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也差不多沁湿了,只见他上前三步,冲参谋长和夫人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是标准的九十度大躬,然后抬起头说:”首长,请指示!”
总参谋长看着经理狼狈不堪样,就在笑。夫人却绷着脸说:”这是参谋长老师的朋友。老师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老师,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明白吗?”
”明白,首长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首长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
参谋长说:”明白就好!明天开始,好好照顾我的客人。——先回去继续洗你的澡吧,我还和朋友有事要谈。”
总经理又鞠了一个九十度大躬,才退出了屋。
我们忙把韩老的信递上去,夫人看完,眉开眼笑。将军似乎知道有好事光临,也慈祥地笑了!
我们也跟着傻笑,屋里充满快乐的气氛!
第二天我们溜溜达达下楼吃早餐,推开门往楼下走,只见楼梯口笔直地站着一个人,他似乎在这里等待许久了,见我们过来,他迎上前去,说:”北京的客人,早上好!我领你们吃早餐。”我们这才想起来昨天满头肥皂泡的总经理,他没有带我们去早餐的大厅,而是进了一个包间,中间一个圆桌,圆桌旁放着五把椅子,看来这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包间四周摆满丰盛的早餐,咖啡、牛奶、面包、黄油,还有长春特色卷春饼,大碴子粥,小米粥,牛奶燕麦片粥。
总经理亲自陪着我们吃早餐,小心地去问我们想去哪里玩,有啥希望他帮忙!
司机已经为我们安排好,24小时听从我们调遣。
我们待了三天,临走去结账,服务台说:”账已经结清了。”
我们找到总经理说:”账还是要结的,回去我们可以报销。”
总经理说:”你要付了房费,参谋长还不骂我个狗血喷头!”
我们知道再争下去也是无果,只好惴惴不安地上了车。
下车时,司机拿出四大口袋,里面装满东北特产,一人一包。说必须收下,是参谋长亲自定下的礼物!
回到北京后,一次在晋阳饭庄和韩老聚餐,我们表达了借韩老的光,被隆重招待,一起站起来给韩老敬酒,表示感谢!
韩老笑着摆摆手说:”没啥了不起的,让你们送的信,是告诉我那当总参谋长的学生,他们的孙子,上了北京重点小学。”
我们终于明白了,纷纷冲韩老竖大拇指。
他笑着说:”我给校长打电话,说孩子的爷爷,还在东北为我们国家守卫着边疆。再说又是革命后代,理应该照顾的。”
有人说:”您是老教育局局长,虽然退了,余威尤在嘛!”
韩老故去了,一次到学校参加活动。发现这个从延安走过来的全国名校,在显著位置,耸立着韩老的雕像!
作者简介:杨玉祥,1957年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老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在郊区插队,可以说,当过农民,工人,公司经理,编辑。在文化人中,人家管我叫老板;在商人中,称呼我为文化人。十来岁时,就是宣武门外有点小名气的讲故事大王。夏天的胡同中,电线杆下,聚集一群群听我讲故事的小伙伴们。现在写非虚构小说,力求最短的篇幅里,把我的人物放在大时代背景下,栩栩如生。没有多余的笔墨。看完叹一声:“这家伙有点意思!”足矣!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