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母亲去世已经十五年了。这些年来,我日夜思念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一直在我的脑海萦绕。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祭奠亲人的日子。我的心犹如被霜打的野草,心里低沉沮丧。我害怕这痛彻心扉的哭泣,会打破宁寂的清明,惊扰了您安息的灵魂。
坟前的野草随风飘拂,坟后高耸的落叶松等待亲人的归来。
十五年前的冬天,我和妻子早晨起来,吃早饭时,急促的电话传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这时母亲被送往庆安县人民医院。我放下电话,心情沉重,似一块巨大石头压在心里。我急忙坐上了本屯通往庆安的客车。匆匆赶到了县人民医院,见到了重病的母亲。母亲脸色铁青,喘气困难,说话迟顿。得知母亲心脏病突发,没有可用的良药。医生也无力回天,我看见病中的母亲,被可恶的病魔折磨得哭爹喊娘,我的心如刀绞,强忍泪水。可谁知这是和母亲最后一面,母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可爱的世界,离开了心爱的儿女。
这一离别,整整十五年了,仿佛一瞬间,又仿佛漫长的岁月。那一日的泪水,汇聚成思念的河,流向远方。
清明时节,我带着无尽的思念,轻轻走近您的土地,脚下是熟悉的泥土。带着您的味道,我生怕惊动了您的梦幻,打搅您安息的灵魂。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受着您的存在。
十五年的沉睡,您是否记着这个熟悉的世界?泪如雨下,却洗不尽我心中的牵挂。
我抬头看着您坟后的那棵青松,又坐下来,静静地听着,松涛阵阵,那是亲人对你的声声呼唤。我望向大川水库,看见河水涟漪,泛起的浪花,那是您对儿女深情的眷恋。但我深深地知道:您对儿女的爱是多么的深沉久远,我再也体会不到母爱。
每年的清明时节,我都用特有的方式祭奠母亲,您坟前的鲜花,是您对儿女的张张笑脸。虽然您体会不到,但是对儿女来说也是心灵的慰藉。
母亲,我会记住这个日子,记住您的存在。因为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故乡,还是异乡,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母亲存在的价值,母亲在家就在,母亲不在,我们只剩归途。
您已沉睡十五年,这十五年里,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次相见都是在梦中。泪眼模糊了我的双眼。您抚摸着我的手,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满足。您那慈祥的面容,那温暖的怀抱,是我幸福的港湾。我左思右想,也难以触及您的温暖,那曾经陪伴我的身影,也只能在梦中相见。
当跪在您的坟前,就好像聆听您的教诲,心灵再次得到满足。您的教导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要照顾好自己。
扫墓那天,雨停了。我再次闭上眼睛,自从您走后,我的心里就像荒长的野草,无地存放。母亲不在了,幸福的时光在哪里?童年的记忆在哪里?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您教我长大,伴我成长。您给我讲做人的道理,和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快乐……那些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回放,无法忘怀。
如今,您已不在,我只能回味。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怀念和泪水。我怀念从前的日子,更加思念您烙的油饼,想穿您做的布鞋,我穿着您做的鞋,一直到参加工作,怀念您的一切。
时光流逝,思念常挂在心里。我已近六十岁了,快要退休了。我把您的教诲时时铭记,这些成为我日后前行的动力。我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与您培养教育分不开。
在未来的日子,珍惜美好的工作时光,自己已至暮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把自己的余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珍惜身边所有的人,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留给身边的人。我时刻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做好自己,完善自己。不辜负您的期望,希望您放心,愿您老在地下安息,尽享儿女对您的思念。
母亲啊,您将永远安眠在大川水库的对面,您像一朵长睡的鲜花,在儿女的心中常开不败,但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好把无尽的痛苦化作生活的动力,用您给予的爱谱写生活新篇章。
母爱如水,像大川水库的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的身影、您银白的长发,永远留存在我的心底;您的话语,永远回荡在我的耳边。我对您的爱,永远不改变,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