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 76 周年。在这承载厚重历史记忆、饱含崇高民族情感的特殊年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不仅是对峥嵘过往的深切回望,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旋律 —— 它为新征程上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持续凝聚着磅礴的精神力量。
为深入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汇聚老干部群体与全社会的奋进合力,淮安市委老干部局精心策划并组织 “抗战精神续华章 翔宇银辉耀江淮” 征文活动。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全市广大老干部及党建工作者的热烈响应,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朱玉石同志的《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血脉 ——“老党” 留给我的 “精神财富”》堪称典范,凭借深刻的主题表达与真挚的情感流露,荣获本次征文活动二等奖。
在这篇作品中,朱玉石同志以深情笔触回溯家族记忆,将父亲 —— 一位抗战老兵、见证共和国“站起来” 的老战士的光辉岁月娓娓道来。文中生动再现了老战士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冲锋陷阵、在解放征程中南征北战的英勇身影,细致讲述了他不惧牺牲、奋勇杀敌,最终荣立大功的动人故事。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既是对一位老党员、老战士革命生涯的深情记录,更折射出无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的崇高精神,为新时代读者呈上了一份珍贵的 “精神教科书”。伟大精神永不褪色,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为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引导更多人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我们特此公开发表朱玉石同志的这篇佳作,以飨广大读者。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血脉
“老党”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朱玉石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80周年,2025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6周年。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深刻铭记:这场战强敌、惊天地、泣鬼神、铸忠魂的伟大胜利,不仅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同时向世人昭示一个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新四军抗战老战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152师后代,我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决定将珍藏30余年、家父“老党”留给我的“传家宝”公开展示,希冀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老党”称呼显真情
乡亲敬重意深长
自幼,我常听到左邻右舍亲切地喊家父“老党”。那时我不明其中深意,只是习惯了这个称呼。随着年龄增长,我才渐渐懂得,这声“老党”,饱含着乡亲们对家父深深的信任与敬重。
毛主席与朱总司令像
家父于“扫荡”“清乡”“烧杀”等全民抗日“最困难”“最严峻”时间点--1942年3月毅然决然光荣参加新四军,同年12月在河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10余年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向死而生、南征北战的革命征程。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攻打淮阴城战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以及广西剿匪等诸多重大战役。在战火纷飞岁月里,每一场战斗都是殊死搏斗、生死考验,但家父从未退缩,他总是冲锋在前,将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打败一切敌人的勇气,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赴汤蹈火、浴血奋战。1953年,家父复员回村,担任村“农民协会”负责人,继续为党和人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作为全村入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离开战场后,依然在“广阔天地”中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临终托付传家宝
珍贵物件寄深情
1991年秋,家父走到生命的尽头。临终之际,他留给子女们的物质财富仅有三间砖木结构茅草顶房屋。然而,他却郑重地拿出一件珍藏40余年、从未示人的珍贵物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的“立大功壹次”证明书。他气息微弱却又无比坚定地说:“‘为人民流血无限光荣’‘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这是‘用鲜血换来的’,是我一生的荣耀。”那一刻,看着父亲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深知这本“证明书”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是家父在枪林弹雨中,用勇敢和忠诚写下的答卷,对我们子女而言,它是弥足珍贵的“传家宝”和“精神财富”。
领袖题词
证明书中忆岁月
革命征程展豪情
这份“立大功壹次”证明书,不仅承载着家父的荣耀,更记录着那段峥嵘岁月。从外观上看,只是一本普通的纸质线装印刷本,长13厘米,宽9厘米。但当你翻开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那段爬冰卧雪、前仆后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民族解放征程的大门。
内芯第1-2页印着毛主席像及题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国民的公德。”这题词不仅是对全体国民的期望,更是家父一生坚守的准则。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与和平的日子里,始终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挚爱。第3-4页是朱德总司令像和题词:“学习正规化,保卫国防。”领袖的题词,时刻激励着父辈们为国为民在军旗指引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夺取胜利。
家父的功臣照及简历
第5页是当年33岁家父的“功臣像片”。照片中的家父头戴“50式大檐帽”,身着“50式棉布军装”,胸前佩布质胸章和军功章,眼神坚毅,气宇轩昂,透露出历经战火洗礼和久经沙场的威武与自信。照片下方加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政治部”圆形钢印,更增添了证明书的庄重与权威。
第6-7页是竖排蓝色繁体宋字印刷内容,详细记载了证明书的颁发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为清理全军的立功发给立功证明书”,“命令”两字尤为醒目,彰显着这份证明书的严肃性。“命令”中明确指出,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四野与中南军区武装部队完成了伟大光荣的战争任务,涌现出无数功臣。如今中南全境已解放,战争结束,为清理全军立功情况,特颁发立功证明书。凡参加东北解放各战役、解放平津战役与解放中南各战役立有一大功以上的战斗员、指挥员与工作人员,不论是否已领得功臣奖章,均发给此立功证明书重新登记,以资褒扬纪念,并让功臣享受政府与部队给予的一切优待与荣誉。“命令”最后殷切希望功臣同志:“望持有此立功证明书之功臣同志,慎为保存并为保持光荣与发扬光荣而继续努力!”文末的“此令”两字,虽比“命令”两字略小,但比其他内容文字明显偏大,凸显其时代性和重要性。“命令”署名为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邓子恢、谭政,政治部主任陶铸。
第8-9页记录着“功臣简历”与“立功事迹”。“功臣简历”显示,家父当年在4野39军152师供给部担任管理员。他籍贯为江苏省宿迁县仰化交通站,现为宿迁市宿豫区仰化镇仰化居委会,出身贫农家庭。1942年3月5日,在家乡宿迁入伍;1942年12月12日,在河南加入中国共产党。而“立功事迹”明确标注为1947年9月,在吉林小刘屯子战斗时,面对敌人一个约二千多人的保安团,我军仅有一连人的火力。家父在战斗前担任侦察情况任务,他到达后未放一枪将敌二哨兵击毙,后带领队伍冲进敌人阵营。在以少胜多的机密行动下,歼灭敌人整一个团,获得伟大胜利。不足百字的功绩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家父的智勇双全和英雄气概。他凭借着果敢的行动和出色的引导,带领队伍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荣立“大功一次”,这一功绩实至名归、当之无愧。证书本身“会说话”,真实自有“千钧力” !
家父讲述跟党走
心昭天日表赤诚
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命令全文
1986年“七一”前夕,我回老家。恰逢乡村领导前来慰问。家父当天非常高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我说起他身经百战的戎马生涯:“我告诉领导,从仰化集参军到新四军淮海新二团,参加新四军在苏北地区重大胜利—攻打淮阴城战斗,继续北上,加入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后在哈尔滨编入解放军4野39军152师,回过头来,万水千山,所向披靡,打到海南岛。建国初期,为支持国家林业建设,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转业到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是共产党把我从老家带出去,培养成为一名敢冲敢打、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听党话,跟党走,风雨无阻,坚持到底!”家父言语不多,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全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老人家一辈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烽火连天、民族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不畏强暴、反抗外辱的民族解放战斗中;在和平时期,他深藏功与名,不计个人名利得与失。家父等老一辈共产党员,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做人的楷模。
传承精神勇奋进
砥砺前行谱新篇
家父终生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彻底取得了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伟大抗战精神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一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实力保障,更需要强大精神支撑!家父的革命经历正是这一真理的生动印证!
家父立大功事迹记录
受家父影响,我始终秉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红色家风。至今,我仍住在单位1987年分配的58平两室一厅内,一家人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日食三升,夜眠八尺”“日升而起,日落而息”,虽未住“高大上”的房子,但我们的生活充满“地气”,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充满“底气”。仅2010年,我深入基层撰写的调研信息,就有67篇被党委、政府采用,其中9篇被国办采用,国办领导还在2篇调研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当年个人国办信息采用量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以上,为全市政务信息在全省独占鳌头作出了突出贡献。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荣获省、市委市政府等授予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新长征突击手”“扶贫攻坚工程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并两次荣立公务员三等功。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家父这份“精神财富”,让我更深刻认识到红色血脉传承的时代意义,更加深刻地体悟历史的厚重底蕴与伟大力量。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幸福,我们要倍加珍惜。家父“老党”留给我的“立功证明书”等物件,早已超越实物本身意义,我将作为“传家宝”永久珍藏,让这份“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抗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伟大抗战精神光芒如炬。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刻的告慰。当前,中华民族正昂首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进程,我决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实干前行。
作为新时代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我将扛起重任,团结和引领老同志们坚定不移地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汇聚民族复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挺膺担当、银发生辉,在新征程上,共同以奋进之笔,用心、用情、用智慧,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为霞尚满天”更加绚丽辉煌的新华章!
作者简介: 朱玉石 中共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干部第五支部书记、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老年大学校长、淮安市民营经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淮安市收藏艺术品商会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淮安市铁军拥军俱乐部政治部主任、江苏省卫健委行风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