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中秋团聚
文/张晓明(湖北武汉)
金风送爽中秋。乐悠悠。儿女归家团聚、解离愁。
饼香口。桂花酒。话无休。最是人间佳节,笑谈柔。
诉衷情•中秋女儿全家由苏归汉
文/张晓明(湖北武汉)
江城晴日碧宵长。苏水映归航。儿孙远道回返,佳节共飞觞。
团聚乐,满庭芳。笑声扬。月圆人好,慈母心欢,福满华堂。
踏莎行•秋雨有感
文/任玉京(山东泰安)
满目浓云,连天疏雨,千村万落熬煎苦。田园积水果难收,农夫无奈愁眉伫。
游客如流,名园难步,挨肩擦背行程堵。披蓑戴笠向前行,一腔怨气和谁诉?
鹧鸪天•听笛奏《牧民新歌》
文/刘元浩(山东泰安)
客盼清娱满画屏,笛音轻飏调门醒。风牵曲韵穿云去,意绕乡愁逐律生。
声未歇,绪难平,洛城春夜又聆听。一章奏罢心神醉,再吐新词到晓星。
鹧鸪天•观红楼梦“秋窗风雨夕”吟(依钦谱)
文/胡孝存(江西萍乡)
秋花惨淡覆秋黄,秋灯耿耿夜偏长。窗摇风雨添愁绪,烛曳残红映恨肠。
听漏永,对空堂。几回泪洒旧衣裳。不知风雨何时歇,犹恐寒侵鬓上霜。
浣溪沙·新疆晴望
文/ 胡峰源(河南信阳)
雨歇天山翠欲流,风携秋树绘金瓯。毡房酒暖客停骝。
棉雪铺田翻素涌,丹霞漫岭缀荒丘。牧歌轻绕白杨头。
窗外的香樟树
文/张腊英(湖北孝感)
整个春天,
你都在风里调香——
把阳光揉成清冽的碎片。
某片叶子坠落的弧度,
刚好接住我,
未说出口的问候。
当风穿过树隙,
那碎碎的响动,
多像年少时。
我们在旧书页里,
偶然压碎的,
蝉翼与月光。
而新生的青果,
在雨后突然懂得。
用最浅的芬芳,
计算离枝的距离。
未寄的信
文/张腊英(湖北孝感)
墨迹在雨季的午后洇开,
像那年我们望着的,
天空与海相接处的云烟。
笔尖悬在第八行,
迟迟未能长出,
新的地址与姓名。
信笺对折时,
一只鸟掠过窗格,
把未完成的句子,
带往比远方更远的,
暮色里。
而某个字,
始终停驻在,
融化的邮票边缘。
别问归期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若你望见天边的云絮,那是我揉皱又展平的信。若你听见檐角的雨,每滴都是拆信时,没藏住的叹息。
别问归期,我怕刚说出口的日期。会压弯南来的雁翼,连带着,把未说尽的惦念都摔进风里。
只愿某个星子低垂的夜里,你忽然从浅梦惊醒。恰好有缕风,轻轻推开窗棂。那是我,绕了万水千山,来碰一碰你的窗,不扰你。
麦香与沙雾间不问孤独
文/胡峰源(河南信阳)
在喀什的风沙里遇见那棵胡杨,别问它,是否觉得孤独。
只有风扯着嗓子掠过,连云都不愿在它头顶多驻。
有没有陪伴,它早不在乎漫天黄沙早把岁月嚼透。就像我揣着河南的乡音,在喀什的街巷走了又走。鞋尖沾着沙,也沾着念想。
你在或不在,都一样。我心里的原野,早习惯了这份荒芜。一边装着老家的麦香,一边裹着这里的沙雾。
踏莎行•秋雨有感
文/任玉京(山东泰安)
满目浓云,连天疏雨,千村万落熬煎苦。田园积水果难收,农夫无奈愁眉伫。
游客如流,名园难步,挨肩擦背行程堵。披蓑戴笠向前行,一腔怨气和谁诉?
赏析任玉京老师的“踏莎行•秋雨有感”
这首词以秋雨为背景,写出了乙巳年秋雨连绵,田园受灾与游客受阻的双重困境,语言质朴而情感沉郁。
上阕“满目浓云,连天疏雨,”以阴郁意象开篇,奠定了愁苦的基调,“千村万落熬煎苦”直写无休的秋雨对村落的侵害。“田园积水果难收,”点明农作物歉收的困境,末句“农夫无奈愁眉伫。”通过人物神态描写,更进一步强调了田园受灾,农夫无奈之苦。
下阕转向都市旅游困境的描写。“游客如流,名园难步,”以熙攘拥挤的人群反衬秋雨带来的不便,“挨肩擦背行程堵。”更添旅游之烦闷。末句“披蓑戴笠向前行,”延续雨景的描写,“一腔怨气和谁诉?”以反问句收束,突出秋雨连绵造成的出行不便与愁苦之怨。
整首词中,上下阙四字句对仗工整,七字句散行交错,符合该词牌三仄韵的规范要求,是一首平铺直叙,即景抒情的佳作。
赏析人:石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