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低碳社区建设沙龙真好
一一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普活动纪实
文/陶建幸
金秋十月,秋意渐浓。 时值2025世界清洁日系列活动在全国火热展开之际,由上海徐汇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与宝山明日之路环保中心共同举办的“当阳光照进社区”微纪录片首映式&线下沙龙活动在徐汇凌云街道低碳街区展示馆如期举行,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参与。
与以往开展各种报告会不同,以阳光照进社区为主题,围绕新能源助力低碳为切入点,教授、专家、学者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探讨社区低碳生活,这在凌云社区首次举行,且讨论热烈,效果良好,与会者纷纷称好,笔者感动之余也为其点赞。
10月14日下午1时许,来自申城环保组织、学术界、艺术界和社区等各方代表及居民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在社区中的应用与低碳生活实践等话题。 活动亮点多,可圈可点。
亮点一:创始人回顾低碳之旅。绿主妇理事长尚艳华女士致欢迎辞。她回顾了绿主妇在十几年社区环保工作及其低碳社区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并对新能源社区应用的必要性、可推广性以及惠民性的前景表达了深切的认同,她代表绿主妇发表了未来继续推广新能源与社区深度链接的计划,呼吁更多的绿主妇及家庭共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亮点二:教授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论述其意义及担当。来自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已逾八旬老教授陶康华先生致辞,他从人类生态发展以及公平发展权益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式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探索势在必行,并且对世界发展建设有着创建样板的重要意义及责任担当。
亮点三:通过纪录片影像生动展示社区低碳之旅及感人故事。活动现场放映的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记录了绿主妇团队在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会、小额赠款项目、凌云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和推动下,对徐汇区梅陇三村进行新能源系统提升的故事。影片不仅讲述了新能源系统如何在这个全国首批低碳社区中落地生根,带来了更高效率的清洁能源的生产、储存以及应用,更深层次展现了新能源激发了街道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韧性。镜头下,凌云街道的社区社会组织也带领着居民们从好奇到接受,从旁观到参与,从融入到引领,以低碳理念带动社区邻里共进,激发了社区的活力和温度。
亮点四:互动环节吸引各方参与和交流。 梅陇三村作为上海社区的缩影,其新能源系统提升之路颇具启示。社区内,光储直柔不再是莫名其妙的学术词语,而成为连接邻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最佳途径之一。现场的参与者也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新能源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能惠及我们每个人。” 放映结束后,活动进入了精彩的分享互动环节。凌云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叶红女士以“社会组织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核心”的主题分享了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十几年如一日地带动社区居民参与低碳活动的心得。被誉为“中国家用光伏第一人”的赵春江教授分享了他在家用光伏领域的宝贵经验。他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家庭光伏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家庭都能触手可及的能源选择。未来,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成为光伏的受益者及推广者。他的发言为现场观众打开了新能源应用的新视野。上海师范大学黄丽萍老师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环保活动等对社区关系的重塑作用。她认为,低碳环保要与时俱进,践行低碳也不单单是环保,更是融合了教育与子孙后代发展的多成果融合项目,非常值得每一个家庭的关注和参与。新锐艺术家张相国先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他从艺术与创意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美学设计与教学,让环保成为社区中可视化的亮丽风景线。 最后,绿主妇GEF项目总监李岚女士则从梅陇三村新能源系统提升项目的项目介绍、实践成果及项目后期计划等方面,分享了在社区中推广新能源项目的经验与挑战。她表示,气候变化日益被感受的背景下,新能源在社区的应用从经济性、技术性及降碳性已得到了论证,街道及社区的支持、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绿主妇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街道和社区关注、应用新能源,绿主妇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们的经验,期待更多的交流。
亮点五: 与会者实地考察,领略低碳社区的魅力。沙龙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徐汇区凌云街道低碳街区展示馆,聆听了绿主妇详细的低碳社区建设成果的介绍。之后,大家漫步梅陇三村实地考察体验了光储直柔在社区的应用。在实地参观中,从爱心编织社到垃圾处理站,从透水广场到一平方米菜园,从新装电梯到光储直柔,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绿主妇及梅陇三村在中国式低碳社区建设道路上的创新探索及不断突破!
创始人尚艳华坦言, 此举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更在于构建了一个多方对话的平台。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和政策的问题,更是关乎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选择。当阳光照进社区,照亮的不只是房屋,还有人们对可持续未来的共同向往。从梅陇三村出发,新能源的种子正在更多的社区中生根发芽,期待有一天,这片片绿色能够连成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笔者以为,作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凌云绿主妇为主角的经验表明,创建低碳社区之路大有可为,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开展其沙龙活动,瞄准新能源在小区资源循环利用,这种形式活泼,针对性強,且接地气,可谓与时俱进,值得大力推广和弘扬。(陶建幸)
作者简介
陶建幸 笔名:凡星。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文笔精华研究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中共党员、 大专、 高级政工师。历经兵团战士、政府宣传、杂志编辑。曾受聘政府客座研究员。
从事创作40余年,发表各类作品5000余篇(首),其中有数篇征文获《文汇读书周报》征文一、二、三等奖;作品《礼赞十九大》、《红岸礼赞》等30多篇(首)诗、散文入驻《中华诗词名人录》、《世界诗词名著》珍藏版书刊,荣获九州文化-中国诗人作家网首席十大院士卓越文学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