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惊蛰·风起
场景1:三道湾垭畔,日外
时间: 1992年惊蛰
【开场】
黄土旱塬在镜头里绵延,风卷着沙土呼啸而过。
十八岁的麦香(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站在垭畔上,手搭凉棚望着沟底。
羊群: 哗哗——(在坡上吃草)
麦香的手在衣兜里紧紧攥着一双鞋垫,青布上绣的鸳鸯已被手汗洇湿。
(特写)鞋垫上歪歪扭扭的针脚,左只鸳鸯的翅膀上沾着新鲜的血渍。
场景2:沟底土路,日外
一个戴白帽的身影骑着二八大杠摇摇晃晃出现。
车链: 哗啦啦——(有节奏地响着)
陈川(二十岁,穿着半旧的白衬衫,裤脚沾满泥点)单脚支地,车把上挂着一个油纸包。
场景3:荞麦地,日外
麦香慌忙蹲进荞麦地里,淡粉色的花瓣扑簌簌落满肩头。
(主观镜头)陈川的脖颈在黄土风里白得晃眼,衬衫领口已经磨得发毛。
场景4:垭畔小路,日外
麦香猛地站起身,荞麦秆哗哗作响。
麦香: 川哥!
陈川转过头,喉结动了动。
陈川: 又去卫生所给你娘抓药?
麦香: (把鞋垫塞进车筐)你明知故问。
(特写)鞋垫上鸳鸯的喙正对着车把上的止痛片。
场景5:黄土坡,日外
风卷着沙土打在两人脸上。
陈川: 县农机站招工,我明日去考试。
麦香: (用鞋尖碾着土坷垃)知道你能考上。你抽屉里奖状都摞馊了。
陈川望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沉默片刻。
陈川: 李家庄有户磨香油的人家,儿子在地区当干部。
(特写)荞麦花梗在麦香指缝里折断。
场景6:土梁,日外
陈川蹬车远去的背影。
车链声: 哗啦啦...(像钝刀割着天空)
麦香低头看着鞋垫,发现左只鸳鸯翅膀上的血渍在夕照下格外刺眼。
场景7:卫生所,日内
陈川把止痛片放在窗台上。
(特写)窗台上那盆虞美人开得正艳,娇嫩的花瓣在旱塬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陈川: (喃喃自语)水土不服啊...
第二集:水窖倒影
场景1:麦香家院子,日外
时间: 夏至
麦香在井台打水,木桶磕在石壁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闪回)正月社火,陈川扮的青龙红绸翻飞,缠住她扮的船娘子。他呼出的白气呵在她鬓角,像早春的雪水。
陈川(OS): 农机站要搬去省城了。
麦香手一紧,井绳上的毛刺扎进指腹。
场景2:水窖边,日外
陈川提着半袋胡麻籽站在她身后,倒影在幽深的水面上碎成光斑。
麦香: 我娘说李家庄那家...
陈川: (突然打断)你娘还说你三岁就会描花样呢。
胡麻籽袋口散开,黑亮的籽粒滚进黄土。他俯身去拾,后颈的脊椎骨节分明。
麦香: (把井绳塞给他)看看窖里还剩多少水。
场景3:水窖口,日外
陈川俯身,衬衫前襟擦过麦香脸颊。
(特写)晃荡的水面映出两张年轻的脸,他的眉宇间积着云翳,她的眸子亮得惊人。
山鸡: 扑棱棱——(从柠条丛飞起)
倒影碎成万千金箔。
场景4:麦香卧房,夜内
煤油灯下,麦香发现那只染血的鸳鸯被补了金线。
(特写)针脚细密得像医学生的缝合术。
麦香辗转反侧,忽然坐起身,明白了什么。
麦香: (喃喃)他补的不是鸳鸯...
第三集:农机站的月光
场景1:县农机站修理车间,夜外
时间: 重阳节后
月光把铁皮屋顶涂成锡纸色。陈川在给脱粒机镶齿轮,油污顺着小臂结痂的伤疤流淌。
场景2:修理车间,夜内
麦香坐在报废的播种机上,腿边放着浆水罐。
麦香: 李家庄换了三家来说亲。
扳手在螺丝上打滑,陈川的虎口震得发麻。
(闪回)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砂肺病的胸腔像破风箱。
父亲(OS): 川娃子,咱的根在黄土里...
场景3:播种机旁,夜内
麦香跳下播种机,浆水罐漾出酸涩的雾气。
麦香: 我梦见你在省城柏油路上走路,鞋底都不沾尘。
她伸手抹他额角的机油印,指尖轻颤。
场景4:修理坑边,夜内
陈川盯着新镶的钢齿,想起《机械原理》扉页上反复写下的"会宁"二字。
麦香突然咬住他的小臂,泪水混着油污渗进牙印。
场景5:车间门口,夜外
夜风送来苜蓿地的气息。陈川解开衣领,露出锁骨下的疤痕。
陈川: 七岁掉窖里留下的。
麦香的掌心贴上去,听见他胸膛里传来三轮拖拉机引擎般的轰鸣。
月光被云层吞没,修理坑里的螺丝钉泛起冷铁的青光。
第四集:洇血的鸳鸯
场景1:陈川家,夜内
时间: 腊月二十三祭灶夜
麦香在炕桌上发现《机械原理》,书页间夹着省城工业学院的招生简章。
(特写)扉页上"会宁"二字被钢笔划穿,墨迹下覆盖着:"她爱的原是插翅的云雀"。
场景2:炕桌旁,夜内
麦香翻到那双被压成标本的鸳鸯鞋垫。
(特写)左只翅膀的血渍用碘酒描成赭褐色,右边鸳鸯的眼珠点着蓝墨水。
院门: 咯吱——(积雪被踩响)
场景3:陈川家,夜内
麦香慌乱中碰倒煤油灯,鞋垫上烫出焦痕。陈川带着寒气进屋,看见她正用绣针挑破指尖,将血珠滴在烫痕上。
陈川: 李家庄...
麦香: (打断)你可知我娘为啥瘫在炕上?
场景4:炕沿,夜内
麦香将渗血的手指按在招生简章上。
麦香: 当年她追着省城知青跑到汽车站,摔下山梁时怀里还揣着绣并蒂莲的汗巾。
陈川盯着洇开的血珠,突然发现炕桌腿旁散落的胡麻籽发出了苍白的幼芽。
【本集终】
剧本特色:
1. 视觉化叙事 将文学意象转化为强烈的视觉符号(鞋垫上的血渍、虞美人、齿轮油污等)
2. 声音设计 运用车链声、井绳声、农机声等营造环境真实感
3. 细节刻画 通过微表情、小动作展现人物复杂心理
4. 时空交错 合理运用闪回、平行剪辑展现人物前史
5. 对白精炼 保留原著诗意又符合人物身份
6. 节奏把控 张弛有度,每集留有悬念
这样的改编既保留了原著的文学质感,又符合电视剧的叙事规律,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这段黄土高原上的爱情史诗。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