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37》「飘舞的剑」(8834辑)

今日寄语
在特定的场景里,谁都可以是个人物,大人物、小人物,都是人物。
人物因事件而被人们记住。上初中时,我们的历史老师是个很有特点的人。从走进教室,老师的手里至少要拿着两根粉笔,长的在黑板上画,根据课程内容,随意画出他想模拟的东西。短的粉笔则是板写提纲,或提示同学们笔记。
老师上完一节课,鼻子周边总有不少粉笔粉粉,一脸花。原因在于,老师有意无意,喜用拿着粉笔的右手上扶眼镜,一次两次、无数次,其结果可以想象。老师在讲台上一直都在动,讲课形象生动。右手有做,左手也不闲着,不停地上提裤子,下课时,脸上白粉,左侧腰间也是白粉。我们上初中时期,正是全国著名的“白卷先生”张铁生的辉煌期。“不学ABC,照当接班人”。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也敢对老师的花脸哄笑。
老师上的是历史专科,由于没有兼课,几乎全校的历史课都是他在上。老师的脸不大,一副黑边眼镜占据脸上很大面积。一位同学根据“北京猿人”的课程内容,揶揄说:“老师,其实你很像个猿人。”老师即答:“好哇,那我岂不成了你们的祖先?!”语虽轻,但份量重。从那以后,时代虽乱,再没人敢拿老师开涮。
我对事件一词的领会,是老师专门用一节课讲过。事件有具体的时间、人物、地点。不管大人物小人物,只要是引起人们或群体关注、想要记住的事,皆可称之为事件。事件不以经典论,多年后还被人们提起,已是不容易的事。
我写打工族、路边摊、神色匆匆、还有许多的名不见经传。有一年,我们公安局的看守所跑了一个犯人(那时还没有专门指用嫌疑人一说),在一座大山上,由于其拒捕,被当场击毙。从彼时起,那里的村民都会提起这件。
大人物小人物?你想大人物,他不会拿正脸看你,而小人物的重情重义,则会让你会心地时刻想起。人是感情动物没得说。一只小猫小狗得到你的呵护,它会把头贴向你的裤腿、或摇头摆尾。人的久久情怀,在时光中不衰。你敷衍了别人,老百姓说,别人也会敷衍你。
事件因人物而起,也因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形成后果。人在事件中,也在事件外……
全日安好!
2025.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