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七律•冰城骤雪
文/于文波
松江骤雨淬琼瑰,
霰羽崩云入砚台。
钟塔凝霜悬旧梦,
长街碎玉印新苔。
穹垂万界琉璃色,
雕浸千门琥珀皑。
莫道关东寒意早,
芳魂先共蕊花开。
赏析:淡雅素白
文博师兄这首七律《冰城骤雪》以冰城哈尔滨的雪为背景,通过精妙的意象和工整的格律,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美与诗意。
1.
首联:“松江骤雨淬琼瑰,霰羽崩云入砚台。”意象;以“松江”(松花江)骤雨淬炼“琼瑰”(美玉)开篇,将雪比作天工雕琢的珠宝,“霰羽崩云”形容雪片纷飞如羽翼击碎云层,动态感极强。炼字:“淬”“崩”二字力道十足,赋予自然景象以金属般的质感;“入砚台”则巧妙将雪景与文人雅趣结合,暗示诗情迸发。
2.
颔联:“钟塔凝霜悬旧梦,长街碎玉印新苔。”空间对比:地标性建筑“钟塔”俄风(索菲亚教堂)与市井“长街”(中央大街)形成宏大与细微的对照,“凝霜”与“碎玉”分别表现雪的静态与动态美。情感“悬旧梦”借雪景勾连历史记忆,“印新苔”则暗含冬雪覆盖下生命萌动的哲思。
3.
颈联:“穹垂万界琉璃色,雕浸千门琥珀皑。”的视觉盛宴。以“琉璃”“琥珀”比喻雪后澄澈的天空与冰雕的晶莹,色彩瑰丽而质感通透。地域特色:“千门”呼应冰城建筑,“雕浸”点明冰雪文化,凸显冰城独有的艺术魅力。
4.
尾联:“莫道关东寒意早,芳魂先共蕊花开。”立意升华;以“芳魂”“蕊花”将严寒中的生命力拟人化,打破“北国寒意”的刻板印象,赞颂冰雪中孕育的生机。
5.
全诗密集运用“琼瑰”“碎玉”“琉璃”等珠宝类意象,强化雪的珍贵与美感。动静结合;“崩云”“印苔”等动态描写与“凝霜”“琥珀皑”的静态画面交织,层次丰富,兼具写实与诗意。
6.
此诗既延续了杜牧《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辩证思维(寒中见暖),又融入了现代城市景观的壮阔,堪称咏雪题材的佳作。
淡雅素白
2025.10.15夜
(责任编辑 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