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二十号返回前,边领悟藏头诗的创作技巧,边学习一下格律诗词中的“拗救”
□主讲人 梁智华
在上一节课中,华戈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了《寒露时节,率队采风去领悟游历诗的创作技巧,再学习一下如何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孤平三平调三连仄等常见问题》,想必学友们对孤平、三平调、三连仄已经有所了解,那么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往下讲,讲讲《格律诗词中的“拗救”》。
在国庆中秋8天长假中,我们诗词班的同学王彩芬、梁明芬两位诗友,喜获“广西荣誉山歌王”光荣称号,这是继杨益义诗友摘得“广西荣誉山歌王”光荣称号之后的另两位同学。至此,我们诗词班已经诞生了3位“广西荣誉山歌王”了,真的是可喜可贺!
喜讯传来,华戈作为诗词班的授课老师,情不自禁地为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为此,华戈马上坐在电脑前,临屏为她们各自创作了一首七绝贺诗,这2首七绝贺诗是采取“王彩芬强”、“梁明芬能”藏头格形式写的。华戈发在朋友圈后,不少诗友看到了,很快也跟着唱和了,或步韵,或藏头,各施绝技,纷呈异彩,共有20多首哦,一时成为一段佳话。
七绝·冠首祝贺王彩芬获得“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梁智华
王号殊荣喜入怀,
彩头当是自勤来。
芬葩刚绽已惊艳,
强者无疑有异才!
七绝·临屏祝贺梁明芬获得“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梁智华
梁屋飞凤美名扬,
明朗歌喉已获王。
芬若兰芝谁不诧,
能人岂会自猖狂?
眼看这么多人或步韵或藏头创作,华戈觉得不如趁着这一热点,跟大家学习或交流一下唱和诗和藏头诗的创作技巧。因前段时间,华戈已跟学友们讲过了有关唱和诗的基础知识,那么这节课就着重讲讲藏头诗的创作技巧吧!
什么是“藏头诗”以及藏头诗的种类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其基本形式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情感隐藏在每句诗的开头字中,将这些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情感。
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除了常见的正体诗词以外,还存在大量的另类诗歌----杂体诗词,藏头诗就是其中一种。杂体诗词具有代表性有:回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40多种。这些杂体诗各有特点,虽然均有游戏色彩,但有些则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藏头诗“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此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作为杂体诗词中的一种代表,藏头诗一般有三种主要形式:1、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2、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3、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因为,前两种形式比较复杂,我们作为初学者,华戈在这里着重向大家介绍的是最常见的第三种形式,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写好藏头诗的创作技巧
要写好藏头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在于巧妙构思与词汇运用。以下是一首关于“写藏头诗”的藏头诗:
写尽人间美好情,
藏锋蓄锐待时鸣。
头衔虽重心无惧,
诗意悠悠映月明。
这首诗的每一句首字连起来,正好是“写藏头诗”。所以,写藏头诗时,我们可以先确定主题,然后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将它们巧妙地安排在每句诗的首位。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写法。藏头诗的形式多样,我们还可以尝试不同的结构、韵脚和修辞手法。
比如,以下就是三种较为简单的藏头诗写法:
一、直接嵌入法
步骤说明:
1、确定想要表达的主题或关键词。
2、将每个字的拼音或汉字作为每行诗的开头。
3、后续诗句围绕该字展开,保持诗意连贯和韵律和谐。
示例:
七绝·贺王彩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甘捷勇
王冠新授众高彰,
彩调开帆傲壮乡。
芬誉功成歌里酿,
威名自此远传扬。
二、意境联想法
步骤说明:
1、选择一个中心思想或情感。
2、根据这个中心思想,挑选与之相关的字词作为藏头。
3、在创作过程中,注重通过描绘景象、抒发情感等方式,使藏头的字与整体意境相融合。
示例:
冠首和韵贺王彩芬荣膺“广西荣誉山歌王”
李卫东
王庭佳誉映霞腮,
彩梦成真费苦猜。
芬韵初传惊宿鸟,
强音再奏动瑶台。
才情熠熠辉星斗,
雅韵悠悠绕郡垓。
今日荣膺山岳重,
明朝歌路更悠哉。
三、修辞运用法
步骤说明:
1、明确要表达的意图或祝福。
2、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藏头的字融入其中。
3、确保整首诗在形式上美观,内容上富有深意。
示例:
七绝·和梁智华老师贺梁明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杨义益
梁家玉燕蜚声扬,
明月晴霞韵味长。
芬茀清音山水醉,
能传千里引花香。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个人喜好和创作需求灵活选用。在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诗歌的流畅性和美感,让藏头诗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内容深刻。
昨天(10月16日),是华戈59岁生日,不少诗友知道后,给我发来了很多贺诗、贺联,其中不仅有我们现在讲的藏头诗,还有藏头联,情真意切的,令华戈深受感动。因篇幅有限,藏头诗、藏头联各举两三例,以飨大家。
藏头诗例一:
七律·祝梁智华生日快乐(藏头诗)
□李嘉勋
祝辞飞盏贺芳辰,梁苑才高自绝伦。
智水仁山怀远道,华星秋月赋闲身。
生花笔写沧桑事,日暮心藏浩荡春。
快意诗情浑未老,乐携松鹤共冰轮。
藏头诗例二:
智华高寿
□覃洁珍(广西)
智慧超群显烈辉,华篇盛誉耀名威。
高人出众称豪杰,寿比南山日月晖。
藏头联例一:
联贺梁智华先生甲辰生日
□钟远通
智越云间,身于物外,名利从来皆淡泊;
华藏笔底,心在壶中,文章自此更风流。
藏头联例二:
寄华戈联
□蒙金尧
智笔多能,诗花联果三山发;
华章牛逼,古典新闻一壁香。
(注:《牛逼·牛逼的人·牛逼的话》是梁智华先生最近出版的一本杂文集。)
藏头联例三:
联贺梁智华先生小龙年生日
□李 敢
华如火旺,诗意人生千载誉;
戈若风轻,禅心岁月一身柔。
走向反面的藏头诗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人心浮燥、急功近利,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传统诗种,幻想靠走偏门或得名、或得利。于是出现以藏头诗为商品货利、号称“摆摊卖诗第一人”的余乐平先生。他用名字给人作诗,在旅游旺季十分红火,最多时月收入达到近万元。31岁的海口青年王奋以藏头诗为突破口创“世界纪录”,用一千余首藏头诗评点了一千余名古今中外名人,企图据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如《刘晓庆》:
刘姐门前盛小花,
晓保川上多麻辣。
庆幸唐宫溢风华,
沉浮一生只为家。
如《谢霆锋》:
谢客醉斟共杯潺,
霆空无雨云自散。
锋寒久别饮沙场,
吟尽离骚盟风凉。
如《张艺谋》:
张弓不为步后羿,
艺高何处不可取。
谋筹生擒奥斯卡,
力斩嘎纳金棕榈。
当然,藏头诗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004年11月15日,便民眼镜城在《迁安时讯》报上登载由自己提供广告词的广告,其内容为:
便民诚信规模大,
民心所向送光明。
伟业不亢又不卑,
大胆创新非昔比。
广告词的每句话在报上上下排列,四句的第一字连起来是“便民伟大”,最后一字连起念是“大明卑比”。该广告刊载后被大明眼镜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便民眼镜城公开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损害了大明眼镜有限公司的名誉,是违法行为。鉴于被告存在着主观故意过错,判决便民眼镜城在《迁安时讯》报上为大明眼镜有限公司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
这样的藏头诗其实也“藏头露尾”,把藏头诗用在了不正当竞争上,殊不可取!
好了,有关藏头诗的创作技巧,华戈就说到这里了。下面,我们转到今天课程的第二部分,一起学习、交流一下格律诗词中的“拗救”。
什么是拗救?
“拗救”是律诗术语。在格律诗中,凡不符合常格平仄格式的字称之“拗句”。出现了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凡“拗句”必须要“救”,否则为病,有拗有救,不为病矣。如平拗则仄救,仄拗则平救,这样就可以调节音调节奏,使之和谐。如果补救成功,这首作品就是“拗律体”,如果无法补救,那就是诗病或者直接出律了。
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下,只要二、四、六关键位置平仄是交替的,没有出现诗病,就不需要拗救。关键位置失替的情况在古代格律诗中也不多见,今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时候基本上可以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学习拗救,主要还是为了欣赏唐宋古诗,特别是杜甫、黄庭坚等人的拗律体。
拗救,大致可分三类:即孤平拗救(句内拗救)、对句拗救和特种拗救(即混合拗救,既救句内,也救对句)。这三种拗救都有特定的适应条件,不是可随便用在每一句的。
(一)句内拗救
古人常用的“锦鲤翻波”,我们认为是一种变格,其实严格来说就是一种句内拗救。
原本律句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但是如果第四字为平声,那就是典型的失替了。锦鲤翻波的做法就是将第三字平声换成仄声,成为“平平仄平仄”,完成这一句的句内拗救,并不影响对句的平仄推导,对句的平仄依然是根据首句“平平平仄仄”相对,是“仄仄仄平平”。
如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就是锦鲤翻波,“平平仄平仄”,但是对句依旧是“仄仄仄平平”,“日暮客愁新”。这种拗救因为太常用,所以被认为是合理变格,很少有人去追究背后的真正原因。
另有一种句内拗救,就是“平平仄仄平”的孤平拗救。因为首字不论,所以有些朋友在写“平平仄仄平”的时候就会变成“仄平仄仄平”,这是很标准的王力版孤平(在韵句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公认的一种诗病。一般就会采取将第三字的仄声变成平声,让平仄关系成为“仄平平仄平”,这样就让两个平声相连,完成了孤平拗救。
比如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寂寥无所欢”,“仄平平仄平”,就是典型的孤平拗救。
还有:
鸟鸣春意深(宋·陈与义《寒食》)
仄平平仄平
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种情况在古诗中也非常多,大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
(二)对句互救
对句互救,只适应于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联中,分小拗和大拗两种情况:
1、小拗可救
小拗,就是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如五言出句第三字,七言出句第五字拗仄时,可在对句相应处用个平声字来补救。都是在出句和对句的三字或五字位置上进行平仄互换相救。也可以不救。
如: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唐·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宋·范成大《初归石湖》)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王维《辋川别业》)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2、大拗必救
大拗,就是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如五言出句第四字、七言出句第六字拗仄时,则必须在五言对句第三字、七言对句第五字上用一个平声作为补偿。就是五言出句第四字和对句第三字平仄互换相救,七言出句第六字和对句第五字平仄互换相救。
如: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唐·刘禹锡《秋日抒怀》)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江村清景皆画本,画里更传诗语声。(金?克怀英《渔村话图》)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三)特种拗救
特种拗救,也叫混合拗救,即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式,三四位字平仄可互调,变格为“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五六位字平仄可互调,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
例句: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唐·杜甫《秋兴八首》)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拗救,只是在本句中相拗相救。这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要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了。
再如:李商隐的这一诗句: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小园花乱飞”按照正常平仄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在做出对句拗救的时候,应该是“平平平仄平”,但是这里的首字“小”是仄声,即使在出句“高阁客竟去”没有失替的情况下,对句本身也是孤平,也需要做出拗救。
所以这个“花”字既救了出句的失替,又救了本句的孤平——这就是混合拗救。
以上就是拗救的三种形式,并不算非常复杂。不过在格律不熟悉的情况下,就显得有些难搞。
华戈认为,在律诗写作中,“拗句”,一般是作者在词穷的情况下,不想因律害意,方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我们最好是能不用还是不用或尽量少用。如确实找不到比之更好表意的词,非用不可的话,那一首诗中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以上运用,如多次运用了,就难称为是一首好诗了。
另外,对于初学者,也不提倡一开始就学用“拗救”。因平仄格律是基础,应首先要弄通的,待打好基础了再接触这些也不迟。如对基本格律还没搞明白的人,他也是看不懂和用不好“拗救”的。就好像我们解一道数学难题,可能有几种解法,但必须要遵循规律,其结果一定是要对的,不能乱解。所以,只有在遵常格不能很好表意的情况下,方可考虑使用“拗救”。
对于“孤平”、“三平调”、“三仄尾”,五七言对联忌与不忌,愚以为,对初学者来说,可以放宽不忌,而对于成手,还是尽可能遵忌为好。
以上拙见,是华戈个人归纳整理出来的粗浅材料。鉴于学识有限,难免有偏颇之处,如有谬误,敬请方家斧正。
-------------------------
广西玉林市老年大学诗词班作品(39)辑/热烈祝贺王彩芬梁明芬两位诗友荣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专辑
收录编辑:王诗用、周树忠
审核老师:梁智华
七绝·冠首祝贺王彩芬获得“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梁智华
王号殊荣喜入怀,
彩头当是自勤来。
芬葩刚绽已惊艳,
强者无疑有异才!
七绝·临屏祝贺梁明芬获得“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梁智华
梁屋飞凤美名扬,
明朗歌喉已获王。
芬若兰芝谁不诧,
能人岂会自猖狂?
七绝·庆祝王彩芬荣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冠首)
王诗用
王家小妹是歌王,彩凤呈祥意奋扬。
芬苾玉林传万户,美声演技耀千乡。
七绝·祝梁明芬荣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冠首)
王诗用
梁家才女号歌王,明日风光意气扬。
芬遍城乡传百里,莺声绕耳耀村乡。
七绝·和梁智华老师贺梁明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李卫东
梁家有女韵悠扬,明月清风伴曲长。
芬馥山歌传八桂,荣获桂冠耀家乡。
七绝·贺王彩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甘捷勇
王冠新授众高彰,彩调开帆傲壮乡。
芬誉功成歌里酿,威名自此远传扬。
七绝·贺梁明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甘捷勇
梁姐山歌绕画屏,明腔巧逐彩云轻。
芬芳妙调传乡梓,威誉长昭八桂名。
五绝·祝贺梁明芬王彩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李琼
群中喜讯传,荣誉两芬妍。
清脆山歌响,余音八桂旋。
注:两芬是指王彩芬,梁明芬两位歌王。
七绝·贺梁明芬,王彩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周树忠
双芬喜获美歌王,璀璨明星耀四方。
并驾齐驱同策马,长风破浪续辉煌。
七绝·赞王彩芬、梁明芬俩荣誉山歌王
庞寿华
歌王同誉乐班群,正是明芬与彩芬。
一曲清音穿碧宇,乡邻四里赞声闻。
七绝·祝贺梁明芬获歌王
王第英
喜闻芬姐已称王,群友欢欣互颂扬。
梁妹歌声宏亮美,飘洋过海自焕彰。
七绝·祝贺王彩芬获荣誉歌王
王第英
王家妹妹誉歌王,彩凤高飞耀故乡。
芬获殊荣齐贺喜,亲朋戚友共倾觞。
七绝·赞歌王明芬彩芬
覃洁珍
八桂山歌众所闻,名扬四海赞双芬。
遍传天下成王者,夺冠归来谁不欣?
(注:双芬指明芬彩芬)
七绝·赞双芬获荣誉山歌王称号
伍宥有
喜闻班中芬姐狼,双双同获誉歌王。
声喉能与仙音比,曲韵悠悠绕画廊。
七绝·和梁智华老师贺梁明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杨义益
梁家玉燕蜚声扬,明月晴霞韵味长。
芬茀清音山水醉,能传千里引花香。
七绝·和梁智华老师贺王彩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
(孤雁出群格)
杨义益
王冠闪闪尽开怀,彩凤翩翩瑞气来,
芬馥心脾人众赞,强如三姐有奇才。
七绝·祝贺双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钟福华
两芬彩韵满坡香,亮嗓圆腔声远扬。
桂玉庆收双女座,山歌诗界任飞翔。
七绝·赞双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称号
李霞
双芬歌后赛三姐,欣喜荣殊美誉夸。
声韵绕梁惊艳众,悠扬清曲醉千家。
七绝·祝贺双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黎守现
双芬美姐获歌王,不负韶华苦练忙。
声彻云巅穿岭过,骚朋争相赋诗扬。
五绝·祝贺双芬获广西荣誉山歌王称号
关懿平
山歌源远长,余韵绕心房。
齐把真情献,双姝获奖强。
七律·冠首和韵贺王彩芬荣膺“广西荣誉山歌王”
李卫东
王庭佳誉映霞腮,彩梦成真费苦猜。
芬韵初传惊宿鸟,强音再奏动瑶台。
才情熠熠辉星斗,雅韵悠悠绕郡垓。
今日荣膺山岳重,明朝歌路更悠哉。
梁智华组织主办的广西诗词藏头诗大赛作品选
【作者简介】:
梁智华,笔名郅骅、桦木、过河卒等,网名华戈,1966年10月出生于广西贺州市,祖籍为广西博白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玉林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原副会长兼宣传部部长。独著有诗集《忙碌人生》、《那日夜折磨我的是爱》,散文集《遍地行吟》、《爱意缱绻》,集邮随笔集《拈花惹草》、《拈花惹草续集》,杂文集《牛逼·牛逼的人·牛逼的话》、《我的墓志铭及其他》,报告文学、通讯集《我与名人面对面》、《闪光的足印》》等书,与人合编合著有诗集《永远的飞翔》、《云香酬唱集》和散文集《畅游玉林》、报告文学集《冠军之路》,书画作品集《动感玉林》、《运动玉林》、《书法作品集》和《美术作品集》等书。在2014年,先后荣获广西首届书香之家、全国首届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其在广西新闻网开设的“玉林华戈的博客”每天坚持以原创文章更新而著称,5年突破半亿点击量,稳占广西第一博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