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潘红胜
农历大年三十的早上,五点过八分,我在江西往咸宁高速的大雾里极速追赶时,母亲大人走了。
再过二十天,就是她满81,进82岁的日子。从哥的描述里,我知道她走的很安详,似乎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真的要离开我们,因为,她是心脏先停,脑子不得已再停。她得的是心脏动脉夹层破裂这个病,医生说没有任何先兆,但很快就会要人命。
大年二十九的早上,她打电话给我,说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后背巨痛。我立马回家,哥比我先到。我们都劝她去医院,她说已经不是很痛了,就是胸口有点闷,估计是胃病犯了。她问哥要了一支烟来吸,说是能顺胃气。
那时她言语正常,面色正常,呼吸正常,思维正常,我们都以为一切正常!尽管这样,那时我还是不放心,便跑去村医那买了三九胃泰和芬必得,遵照医嘱,只喂了她胃泰,她说躺会就没事的,让我们各自忙自己的事去。
于是,我回家,按预定计划去广东陪大宝过年。当晚大约七点,我们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母亲给我打电话,问我们到哪了,又说她吃了两粒芬必得,言谈中她还蛮高兴的样子。当时我还责怪她不听我出发之前的吩咐(芬必得一定要听我的电话才能吃),她让我放心,说没事的,我们就这样挂了电话。没成想,这竟是我们母子最后的告别!如果知道她会走,我怎会那么匆忙地挂断电话?
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记得她那熟悉的声音里,有如何做人做事,有怎样安排生活;有疼爱也有不满,有欢笑也有烦恼;有希望也有失望,有宽容也有苛责……总之,我是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了。
之前,我们都乐观的认为她至少可以活到九十开外的人,这一次,她却让我们都痛心疾首,而且还不给你为她终老时疾病缠身,苦磨日久的服侍机会,不给你为她的后事因风雨路难而发愁。亲朋好友都说她这一生功德圆满,修来不被折磨,修来老天开眼。初二三东风劲吹,没雨,初四“坐夜”,也没雨,初五送她上山是个晴天,初六下雨,初七我们去为她修冢,又是天晴。我们都相信,这不是天意,绝对是人为,是她的修为自证天意!
母亲生前经常谈起她的过往,包括我们亲身经历的一切,现在都成了回忆。她在娘家排行老大,虽是女身,干的却是儿事,是外公外婆的贴心棉袄。她没出嫁前,扶犁拿耙男壮服她,20出头当民兵连长,27岁入党。针线活得外婆真传,能自裁自缝成衣,虽然做饭手艺略输外婆,但也是一把好手,儿孙们都喜欢吃她做的菜。
母亲的一生,做过几件我认为是很伟大的事情。她嫁给父亲时,我的哥哥在他几个月的时候离他而去,父亲只有把他寄养在奶妈家,一岁三个月后,我母亲嫁过来。她来后,把哥接回来,当亲儿子抚养。如果不是后来我们大了听到别人说,我们都不会知道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哥俩。其实,这几十年来,我们就是哥俩!哥的心里,母亲就是他的亲娘,一直都很孝顺她,甚至超过我,因为,哥从不和母亲拌嘴,而我会!
前天,叔叔和我聊天,他说,母亲嫁来我家时,只有两间半毛草房,她和父亲睡前屋,叔叔睡后屋。因为父亲在11岁时我的爷爷就死了,父亲独自抚养叔叔,姑姑和奶奶,所以很穷很穷。叔叔没鞋穿,母亲把她唯一的一双新布鞋给了叔叔。后来叔叔当兵,母亲在家和父亲举全力做了一栋明三暗六的土砖房,嫁了姑姑,也为叔叔成了家。叔叔说他最感谢的就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这话我信!
我和哥成家后,母亲几乎没有和两个媳妇吵过嘴。我们的家事她管,但一般只批评儿子,不会说媳妇,尽管有时候有些唠叨,但婆媳之间还是能友好相处。她的胸襟和眼界,在一个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的人来说,不说完美,也是可圈可点。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可以说,没有她,我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一定会饿肚子,相反,哥的好友还可以到我家蹭饭。母亲把家里的每一分钱都会安排得恰到好处。她记性好,年头到年尾的大些收支她几乎了然于心,家里的新式电器教她几遍,她就会用;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亲人的生日她更是忘不了。
母亲智商高,有几件事可以佐证。她七十多岁时,和村里比她小的婆婆打牌,赢多输少。有一次打斗地主,约定一毛钱一局,她把另外三个人的钱全部赢到手,大约五十多元。我回去看望她的时候,她说起这事来眉飞色舞,很是骄傲。我当时就开玩笑说,得给自己留点后路,不然你会赢了个寂寞。果然,从此再也无人敢与她斗地主了。
还有一次,卖稻谷。父亲称称,请人记账,母亲在边下听。完了,贩子拉走三千多斤的稻谷,记账人报总账给父亲,大家无事回家吃饭睡觉。母亲说凌晨三点醒来,回忆记账人的每一笔报账,居然算错接近900元。她大惊,叫醒父亲并算给他听,父亲才确信出入太大。第二天,母亲巧妙的把这事处理好,大家没有伤到和气。
她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也处理过类似的事。那时,生产队有个记账的会计,是她本家叔叔,母亲家人多,功分也多,年底分的钱自然就多。偏不巧,她叔叔欺母亲家没人读书,估计对不来进钱明细,于是起了私心,贪污了大约一百来块。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可是个大数目!母亲用和别人家出工对比的方法,发现破绽,但她未直接挑明,也是巧妙地要回自己所得。
母亲一生个性鲜明,不怕人,嘴巴有时候不让人,因此得罪了一些人,闹了很多不痛快。但她的一生从未欺负别人,尤其是弱者,她从来是慈悲为怀,因为她信佛,于我们来说就是迷信。
但她过世的这几天,我迷信。事情是这样的,在她入殓的当天早上,我说母亲的项链,耳环和戒指不要入土,留给后人做纪念。哥说母亲生前喜欢的东西让她带走,我说愚昧。没法,哥提议让舅爷定夺,舅爷和我意见一致。下午母亲入殓前,舅爷在后院的台阶处发现一条蛇,他当时以为是条死蛇,顿了脚才确信还活着,于是拍照给我们看。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母亲用另一种方式现身给我们看,因为类似的事我在外婆去世前也发生过。母亲下午三点左右入殓,当时舅爷坐我车上休息,我们在屋里。大约过了不到一小时的功夫,就在我们把母亲遗体放进棺材的时候,突然舅爷敲门,开门后我看到他额头上血流不止。那个时候舅爷是我亲自送到车上休息,并且我还关好了车门的,真不明白他怎么就从车上糊里糊涂的摔了下来。我急忙送舅爷去卫生室包扎打针,完后,母亲入殓已毕。
我想这大概是母亲有意支开我们,她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身后她是真的要带走她喜欢的随身东西。我在上午搬东西的时候手也是擦破了皮。舅爷最划不来,流血很多,我只是一点点皮外伤。我的理解是:母亲是她姐,她可以严惩,我是她儿子,她心疼,所以,这回我一定要迷信!
母亲这一走,走得我们错不及防,但我却没有过度的悲伤。在见她最后一面的时候,我居然没有掉泪,因为她临终前的三年过得还是蛮开心。
说我完全尽孝也不算,总之,于我,在她的心里一定有遗憾。
但愿,母亲在天之灵,保佑我及我的亲人们不要让她挂念!
作者简介:
潘红胜,本人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从事过教育工作,经商之余,偶尔写写文章,调心养性。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请勿投已发布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