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1年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宣威六中帅亚高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孟国泰先生提出的“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同一个和谐社会”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25年10月12日,在云南省名校长、帅亚教育集团总校长何学平的领导下,学校召开了“帅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会”,凝聚共识、擘画蓝图。会后,老师们纷纷写下听后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今特选取吴夏梅老师的听后感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共同感受这份教育初心与使命担当。
昨晚的推进会,于我而言,宛如一场久旱后的甘霖,更是一次对教育初心的深刻叩问。当“教育的根本是对生命的深度唤醒”这一主题映入眼帘,我的心猛地一颤,随后是长时间的沉默与思绪的翻涌。
我们帅亚高级中学,在麒麟区七所民办学校中成绩尚可。然而,“尚可”二字,不知不觉竟成了我们心安理得的温床,也成了前行路上无形的枷锁。我们深知,传统的“填鸭式”“流水线”教育模式已然老旧。我们疲惫于题海战术,学生也倦怠于被动接受。我们仿佛一群辛劳的工匠,精心雕琢着一件件产品,却忘了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亟待绽放的生命。
一、觉察内心:从“育分”到“育人”的转身
会议中,“觉察内心”这四个字最触动我。它要求我们首先觉察自己的内心:是否已被分数和排名异化,忘却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进而,去觉察每个学生的内心:他们的喜悦、困惑、渴望与恐惧。
过去备课,我满脑子都是“知识点如何覆盖”“重难点如何突破”。而今,我意识到备课首要的是“备学生”。站在学生角度,意味着教案上不应只有冰冷的教学目标,更应有对学情的温暖洞察:那个总走神的男孩,或许正沉浸于画笔下的世界;那个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孩,或许内心正经历激烈的思想交锋。看见、理解他们,才是教育的起点。
二、唤醒内心:构建“三和课堂”,让生命在场
“构建三和课堂”为我们指明了实践路径。
与自己生命和谐:教育的基石
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这需要我们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善思者更睿智,让善艺者更灵动,让善行者更坚毅。让每个生命在校园找到自己的坐标,悦纳自我,这才是“成为快乐的人”的源泉。
与他人生命和谐:教育的过程
课堂应是思想碰撞、情感交融的场域。通过小组协作、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合作与担当。教育,不仅是学会竞争,更是学会共处,在成就他人中圆满自己。
与社会、时代和谐:教育的归宿
要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课本投向广阔的社会与时代。让他们明白,今日所学,终将用于解答真实世界的难题。当学习与生活、与未来产生深刻链接,内驱力便会自然迸发,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
三、回归内心:全力以赴,奉献此身
“全力以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帅亚人面对困境时必须亮出的态度。“竭尽全力”是信念,“想尽办法”是智慧,“用尽资源”是格局。这要求我们不再固守经验的舒适区,勇于变革,敢于试错。为唤醒一个灵魂,我们愿意学习新的教学技术,设计更丰富的课程活动,进行更深度的家校沟通。
这次会议,于我而言,是一次“回归内心”的旅程,回归到当年选择站在三尺讲台时的那份纯粹与热望。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状元”,而在于我们是否用自身的生命之光,照亮另一个生命前行的路,是否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健康、快乐与成长的力量。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我坚信,当我们每一位帅亚人都能秉持“觉察、唤醒、回归”之心,全力以赴,我们不仅能突破学校发展的困境,更能真正实现作为一名教育者最崇高的人生价值——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温柔而坚定地唤醒沉睡的种子,静待满园花开。
作者:吴夏梅(曲靖市帅亚高中教师)
青力点评
吴夏梅老师的文章紧紧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会感悟展开,结构清晰,逻辑连贯。从对现状的反思,到觉察、唤醒、回归内心的阐述,层层深入。语言真挚,富有感染力,将教育理念与实践路径相结合,展现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是一篇有深度的佳作!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