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语浮生
(散文)
文/代强(安徽)
天擦黑的时候,我总爱蹲在河边那棵歪脖子柳树下看芦苇。风一吹,叶子“沙沙”地蹭,像谁在耳边絮絮叨叨说旧事。白花花的苇絮沾了点傍晚的凉,又裹着河泥的腥气,飘着飘着就勾人——一会儿勾我想起老家河湾的苇子,一会儿又扯到海边那片望不到头的苇塘,连水乡石桥边的芦苇丛,也跟着在脑子里晃。
老家河湾的芦苇,是跟着我长大的。春末夏初,苇芽刚冒头,鹅黄的尖儿扎在冻土上,跟我们这些野孩子似的,盼着快点长。奶奶挎着竹篮去采,指尖一掐,“啪”的一声脆响,水汽混着草香就窜出来。回家用开水焯一下,拌上香油,我能就着吃两碗粥。等苇秆长到我胸口高,我爸就扛着镰刀去割。他专挑粗的、直的,割下来捆成垛,农闲时就在院子里编苇席。我总蹲在旁边看,苇秆在他手里翻来翻去,一会儿压平,一会儿弯个弯,汗珠子滴在苇秆上,混着草木的潮气,最后都变成凉席上细细的纹路。夏天躺在上面,听着院墙外的虫叫,连梦都是凉丝丝的。
芦苇在老家就是个“万能选手”。我妈会捡掉在地上的苇叶,洗干净晒干,到端午节就泡软了包粽子。糯米裹着红枣,用棉线一捆,蒸出来的香味能飘到隔壁院。我爷爷用细点的苇秆扎扫帚,扫院子时“唰唰”响,我总跟在后面踩扫帚印。我们小孩更省事,折根细苇梢做哨子,含在嘴里一吹,声音能传半条河。有时候在苇丛里能撞见苇莺,小个儿鸟蹦来蹦去,嘴里叼着草筑巢,偶尔掉根羽毛,我们都当宝贝揣兜里。那时候没觉得芦苇多特别,就像院门口的老井、墙上的牵牛花,就在那儿长着,陪着我们过日子。
后来去海边上学,才见着不一样的芦苇。海边的苇塘大得吓人,一眼望不到边,风也烈,把苇秆吹得往一边倒,可就是折不断。深秋的时候,苇秆变成紫褐色,叶子边儿挂着白霜,衬着蓝得发亮的天,跟画似的。我没事就沿着塘埂走,看夕阳把苇影拉得老长,海浪拍着滩涂,混着苇叶的“沙沙”声,倒也不觉得孤单。有一回,我在苇丛深处发现一窝野鸭蛋,淡青色的壳藏在干苇叶底下,我蹲在那儿看了半天,生怕惊着它们。渔民大叔说,芦苇是护着海的,根须在泥里盘得密密麻麻,能挡住海浪,不让岸边的土被冲跑。冬天的时候,苇秆冻得光秃秃的,我还担心它们活不成,结果开春一暖和,又从根上冒出绿芽来,跟没事人似的。
在海边看芦苇的时候,我总想起老家。同样的芦苇,在老家是过日子的帮手,在海边就成了能扛事儿的“硬骨头”。它们在哪儿都能长,都能跟人凑到一块儿,就像我离开家,在陌生的地方也得学着扎根。有天傍晚,我坐在苇塘边,看着鸟儿往苇丛里飞,突然就懂了之前看的文章里说的“芦苇情思”——不是芦苇有多特别,是它身上裹着太多回忆,那些想老家的心思,都跟着苇絮飘呢。
再后来去水乡,才算见着芦苇“温柔”的样子。水乡的河汊多,芦苇就沿着河岸长,跟石桥、乌篷船配在一块儿,特别好看。清晨雾没散的时候,乌篷船划过去,船头推开雾,芦苇的影子在水里晃,跟水墨画似的。水乡人跟芦苇也亲,清明前后,女人们划着小船去采苇叶,叶子上沾着露水,堆在船舱里,绿莹莹的,像装了一船春天。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飘着粽子香,小孩围着灶台转,就等揭蒸笼的那一刻。我在水乡住过一阵,房东是个王大爷,院子里种了几丛芦苇,他说从年轻时就种着。每天早上,他都去剪枯叶子,说芦苇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长得旺。夏天的时候,苇丛里招蜻蜓、蝴蝶,王大爷就搬个竹椅坐着,摇着蒲扇跟我聊天。他说以前用芦苇造纸,看着苇秆变成白纸,心里特高兴;还说救过一只受伤的白鹭,后来每年春天,那白鹭都回来,落在苇秆上叫两声,跟打招呼似的。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最难得的不是啥山珍海味,是芦苇跟日子缠在一块儿的暖和劲儿。
现在再看芦苇,总觉得它身上有好多故事。有人说它是乡村的诗意,有人说它藏着乡愁,有人说它是过日子的味道,也有人说它能扛事儿。从以前易水边上的芦苇,到汨罗江的芦苇,好像哪儿都有它的影子,见过太多人的悲欢。它可以很普通,普通到能当柴烧;也可以很厉害,厉害到能护着一片土地。
去年秋天我回了趟老家,河湾的芦苇比以前密了。风一吹,苇絮飘得满处都是,落在我肩上、头发上。我沿着河岸走,看见几个小孩在苇丛边玩,也拿着苇梢做哨子,笑声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那一刻突然觉得,时间好像没走,芦苇还是老样子,就是我,比以前多了点心事。那些跟芦苇有关的日子,像罐子里的酒,放得越久,越有味道。
天越来越黑,河边的芦苇渐渐看不清了,只剩个模糊的影子在风里晃。风又吹起来,苇叶还在“沙沙”响,像在跟我说:不管走多远,不管遇见啥难事儿,总有一片芦苇在那儿等着,帮你记着老家的样子,记着那些暖和的日子。我们也跟芦苇似的,在哪儿都能扎根,在哪儿都能好好长,把平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2025年作于宿州丽水人家
作者:(宿州桃花沟人)代强
通联:13637184724
地址: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道东办事处崔园华府
原创首发
文中插图 作者/代强
作者简介:
代强,六零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从事高级中学教育39年。现为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百忍纪念馆理事,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丝路都市文化汇签约作家。2025年被半朵文学全国性评选为“十佳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赛“国彩杯十佳文学奖”,获得新青年“十大金奖”,歌曲《军魂永驻》获得“强军高歌”一等奖。作者40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安徽商报》、《鄂州周刊》、《山东商报》、《河南经济报》、《中国矿业报》、《三角洲》、《山西科技报》、《德育报》、《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杂志。其著作有《相遇清欢》、《代强文学精品集》、《流金岁月》等二十一部书籍。
主播简历:
美美 安徽合肥人
一个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中的一切,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爱着,平凡自由的诵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