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博物馆赋
张意中
追根显韵之津梁;纳宝藏珍之腹地。文博新馆,多有可观之典籍。既有考古发掘之硕果,如汉墓壁画、陶厨房之器。亦有收购之所得,广纳散落民间之珍艺。更有东原传拓非遗传承人李公怀胜捐赠之善举,如元代韩煦“宣授总管碑”、明代“赵天麟墓碑”。当今姜公爱国,捐百代之风华;现时博馆鼎彝,展千年之魅力。实为习俗之摇篮,文明之记忆。
观夫展陈之序,融古意于新构;观览之情,感沧桑而慨然。回廊九转,藏春秋之代谢;展柜千重,呈岁月之延绵。其楷行墓志,镌先贤之岁月;篆隶碑文,记往圣之嘉言。石刻琳琅,映千载之痕迹;史声浩荡,吟古今之胆肝。其陶瓷焕彩;铜锈斑斓。大汶陶纹,刻母系文明之密码;战国铜剑,铭诸侯争霸之烽烟。唐朝俑马,彰甲兵之气势;西晋虎符,展军政之威严。汉代陶厨,见市井之烟火;唐朝铜镜,映佳人之美颜。其汉代玉衣片,晶莹剔透,彰扬王室尊严之气派;新石器时期玉斧,古朴厚重,见证先民开拓之辛艰。其书画厅,梁楷狂泼,醉写仙姿脱洒;仇英细绘,精描长卷壮观。陆帅正书藏劲骨,吴澄航墨带安闲。展丹青之逸气;抒墨客之情牵。一纸风华,尽现文人风骨;满厅锦绣,皆凝艺者精研。其民俗展区,土屋马车,镌刻沧桑事;石工木器,巧呈匠艺篇。农具餐具,彰显生活之智;喜仪丧仪,凝结民俗之全。
至若“运河十二时辰”,科技赋能,侧耳可闻漕运之喧嚣;时空交错,抬眸尽览码头之繁盛。商街万贾兮暮归还;漕运千帆兮晨启碇。虚实互动,创新携文化同行;今古相融,历史与高端辉映。
壮哉斯馆,雄立一方。铸文明之魂魄,焕时代之荣光。愿东平胜脉,地久天长。
2025年9月28日
简介:张意中,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会员。享有“中华诗词特级著作家”荣誉。现任东原诗社社长,《东原文艺》编辑。1984年初开始业余文学创作,相继在《湖南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黄河诗报》、《当代诗歌》、《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和《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中国妇女报》、《作家报》、《大众日报》、《山东国防报》、《山东邮电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文2000余篇(首),多次获文学奖,有诗文入选多部专集。1995年入选《山东作家辞典》,2015年入选《中华诗词著作家典藏》。诗歌集《两道目光》(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小说集《两行足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散文集《两袖尘风》(作家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杂文评论集《两指弹剑》(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2017年5月21日被聘为中华诗词联盟机构理事,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及诗词世界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已整理出《两肩绿荫》(自由诗)和《北飞燕子的芸园》(古体诗词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