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熟知,中国“航父”冯如于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郊区燕塘的飞行表演中殉职,最终安葬于黄花岗。但史料清晰记载,这份“最终”的安稳,是历经多次迁葬才得以实现,其背后的沧桑变迁,令人动容又引人深思。
要回溯这段历程,需先锚定与冯如相关的几处关键遗址:他主办的“广东飞行器公司”,旧址在今广州沙河禹东西路与沙河溪交汇处附近;1912年那场悲壮的飞行表演,发生在燕塘大操场,即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运动场;而他不幸坠机牺牲的地点,则在广州沙河刘氏家庙附近,如今已立有“冯如坠机处”纪念碑,静静标记着这位航空先驱的落幕之地。
冯如墓的迁葬轨迹,恰似一部微缩的社会变迁史:1912年其初葬后,于1933年迁往云鹤岭空军坟场,此后在这处山岭间安稳至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里,墓地遭毁,遗骨被迫迁葬至广州东郊湿窿;1969年,冯如后人又将其迁往广州东郊三宝圩,未料此处后来被划入部队军事射击训练场,迁葬再次成为必然。直到198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启动重建工作,9月动工、12月1日竣工,冯如墓终于落定于黄花岗,此后更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应有的尊重与守护。
这处黄花岗的冯如墓,在形制上亦有特殊意义。按常规,墓志铭多刻于埋藏墓中棺木的方石上,记录死者生平,而冯如的墓志铭却刻立于地面,属少见的“创格”;更珍贵的是,民国临时大总统表彰冯如功绩、发放抚恤的命令碑,也一同镌刻在墓碑之上,让如今矗立的冯如墓碑,不仅是一处墓葬,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档案,清晰承载着他的贡献与时代的认可。1985年,时任恩平县长冯炎专项规划部署,在恩平鳌峰山风景区建成冯如纪念馆,让对这位航空先驱的纪念,从“一墓之地”延伸为更广阔的精神传承空间。
笔者作为与冯如同乡的牛江镇杏圃村人,曾在1985年与时任《羊城晚报》海外版责任编辑的冯止一同采访冯如孙女冯淑娟。访谈中,冯淑娟讲述的家族记忆,更让这段迁葬史有了温度。她回忆,十年特殊时期里,冯如骨殖几近湮没,是广州文物管理部门及时组织人力寻觅,自己作为在广州市某厂幼儿园工作的后人,主动参与其中。在西华路一位老工友的帮助下,她与其他亲属四处奔走,一个月里几乎走遍半个广州,终于在郊区一处已划为部队射击场的山岭上,找到了装着爷爷遗骨的坛子。令人动容的是,人民空军某部得知这是中国首位飞行大家的忠骨后,早已特意做了显眼标记,小心守护待亲属认领;当冯淑娟上门时,部队领导不仅热情接待,还派专车协助将遗骨运回,为迁葬黄花岗铺路。广州市领导亦高度重视,组建专班推进安葬事宜,1981年2月,重修后的冯如墓正式竣工,并被列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归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片区,与一众英烈为伴。冯淑娟的讲述里,没有激昂的口号,却让我们清晰看到:若没有改革开放后对历史的正视、对伟人的尊重,冯如墓或许难有这般安稳归宿,这份“妥善安置”的背后,是时代观念的进步,更是对“尊重贡献”这一朴素价值观的回归。
恩平一位颇负文名的老知识分子,曾在冯如遗像旁题下铭辞,开篇“其志坚毅,其识卓绝。是科学之伟人,是空军之豪杰”两句,精准概括了冯如的一生。他以坚韧之志突破技术壁垒,以卓绝之识开创中国航空先河,这份精神本就该被永远铭记,而冯如墓的几易其址,恰恰从反面印证了:对伟人的纪念、对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者的尊崇,从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一个社会是否珍视历史、是否尊重创新、是否有精神传承的“大事”。
冯如墓的每一次迁移,都对应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价值取向:动荡年代里,它被迫在山岭间辗转,甚至面临湮没风险;而当社会走向稳定、重视历史传承时,它不仅得以安稳落定,更被赋予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成为后人缅怀、学习的精神地标。这背后的对比,恰恰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科技突破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那些以个人之力推动时代前行、为民族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杰出人物的尊重。
冯如的价值,从不因墓址的变迁而增减,他在航空领域的开创之功、为国奉献的精神,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丰碑;但墓址的“安稳”与否,却能映照出我们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守护这份记忆。如今,黄花岗上的冯如墓静静矗立,墓志铭与总统令碑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它不仅是对冯如个人的告慰,更是对所有“坚毅者”“卓绝者”的承诺——只要你为这片土地付出过真功实绩,历史终会给予你应有的位置,时代终会守护你留下的精神财富。
这份守护,从来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传承”。当后人站在冯如墓前,读到的不仅是一段迁葬史,更是“科学之伟人”的精神密码;当冯如纪念馆里的展品被一一参观,传递的不仅是航空知识,更是“为国奉献”的价值导向。从冯如墓的几易其址到如今的安稳守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处墓葬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正视、对杰出人物的尊崇、对精神传承的坚守——而这份坚守,正是一个国家走向成熟、走向未来的重要力量。
冯创志,曾任恩平报社社长、总编辑,恩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恩平市贸易局长,恩平市外经贸局长,恩平市发改局长。退休后至今被聘为中央和省驻江门记者协会高级顾问;恩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恩平市冯如文化研究会创会第一副会长。2015年被中国创新管理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专栏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