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文化赋能株洲“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从文化根脉到区域协同的战略进阶
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株洲正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株洲新篇章的历史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株洲需以炎帝文化为内核,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区域协同等维度系统发力,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深植炎帝文化根脉,铸就城市精神标识与品牌高地
(一)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
对炎帝陵、神农城等核心遗址实施高规格保护修缮与数字化工程,运用三维扫描、VR/AR技术复原炎帝农耕、医药场景,构建权威共享的数字资源库,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存续与活态利用。同时,深度阐释炎帝“开拓创新、厚生惠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推动其与新时代株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价值引领与内生动力。
(二)炎帝文化IP生态与城市形象体系构建
设计具有高度辨识度的炎帝文化城市标识、吉祥物,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建筑风貌,打造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鼓励市场主体开发炎帝主题动漫、影视、数字艺术等文创产品,培育全国知名的IP矩阵,推动文化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
(三)文化传播浸润与国民教育深化
将炎帝祭祀大典、神农文化节升级为全球华人文化盛典,搭建寻根问祖的国家级平台。推动炎帝文化融入地方教材与思政教育,编写特色乡土读本,成为青少年培根铸魂、市民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
二、实施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升级战略,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开放平台能级提升与外贸发展
做强株洲B保中心,对标全国一流优化功能,吸引外贸企业集聚,扩大进出口规模;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推动业态裂变式增长。同时,以炎帝文化为桥梁拓展国际友城关系,举办国际炎帝文化论坛、华人寻根之旅,塑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形象,增强人才资本吸引力。
(二)特色文旅融合引擎打造
复兴湘江国际龙舟盛会,高水平策划运营赛事,融合醴陵陶瓷非遗、特色美食,市场化运作,打造拉动文旅消费的标志性盛事。开发湘江“黄金文旅水道”,串联工业遗址与炎帝文化地标,完善滨水设施,打造沉浸式主题游线。做强陶瓷文化国际品牌,深化醴陵釉下五彩瓷非遗产业化,建设文创集聚区,提升国际陶瓷文化节能级,推动文旅体商融合。
(三)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
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300家轨道交通、新材料等领域“小巨人”企业,通过专项基金、税惠等政策精准扶持,构建“龙头引领、小巨人支撑”的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规范发展1000家家庭农场与股份合作农场,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业态,打造“接二连三”产业体系。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创新电商直播营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核心引擎
(一)交通互联互通标志性工程推进
将长沙暮云地铁延伸至易家湾列为“一号工程”,成立省级协调机制,加快可研、融资与建设,激活株洲高新区与长沙湘江科技城“同城效应”。
(二)先进制造业创新共同体共建
推动株洲高新区与长沙湘江科技城建立产业协同联盟,共建跨区域园区,共享科研设施与人才库,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打造长株潭先进制造业高地。
炎帝文化是株洲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战略资源,通过文化铸魂、产业赋能、区域协同的多维发力,株洲必将在“十五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株洲篇章。(谭敬炎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