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幕赠诗系列(065)
仁豪:淮水流韵与淮花河韵
——赠诗人范仁豪先生
谢 幕
己丑年二月(2009年4月中旬)
应山东作协、淄博文联《中国文学》
之邀,参加了在“蒲松龄故里”
举办的“百名诗人作家淄川行”笔会
我被评为“十佳评论家”四月下旬
应邀去了安徽蚌埠、五河、凤阳
在蚌埠的“真知味酒楼”,第二次
与诗人范仁豪相见,及诗人何林
凌志兵、崔剑明、刘文书、尹若康
女作家王青。诗人崔剑明力邀我
去游黄山,他全陪同,可当时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市棚改办
请写一部纪实文学,打电话让我
立刻回哈采访写作,未成黄山之行
成为崔剑明的遗憾,在聚会中
诗人崔剑明朗诵了他的三首诗
声情并茂,挥手扬眉,激昂豪迈
诗人凌志兵激情所至,而引吭高歌
文秀清女士唱了一首黄梅戏选段
诗人刘文书朗诵了即席而作的一首诗
我也即席讲评了几位诗人的诗作
而坐在我左侧的,就是诗人范仁豪
他性格内敛,语速均匀,举止儒雅
庚寅年九月中旬(2010年10月末)
接到诗人的电话,他说他刚整理了
一部诗集《淮花河韵》,请我作序
我欣然允诺,他说当日寄出,三日后
收到书稿,让我崇敬不己,他做事
认认真真,一部诗集被他整理的规规
矩矩,板板正正,装订成册,有扉页
目录、辑页,读后赏心悦目,再读诗稿
真乃视觉盛宴,让人心灵震撼,于是
我写了一篇《淮畔撷珠:思想的
风景与印象的超验》——序范仁豪的
诗集《淮花河韵》,2011年7月
此诗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欣慰与联想》的语境中,欣慰
仅仅是一个开始,从《硕果》
到《欣慰》的改变,的确贴切和自然
更具诗味和遐想,是更大程度的满足
是一种人格的气度,是诗人的品格
人格、风格和人性的呈现,那是
心宇间一只雄鹰的自由,是性感的
骚动,探索和超验,仁豪践行,认认
真真地写诗,实实在在地做人,既不
为名,也不图利,他的诗是纯粹个体
情感的载体,他善于思考,善于欣慰
其诗也就多于遐思,少于愁苦,更多的
美好和希望,融于诗中,他的诗给人以
智慧和启迪,给人以信心和信仰给人以
坚强和力量,给人以更高境界的享受
当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糅合进到生命的
血液里,诗已经赋予和承载了诗人的
生存价值,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意义
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和内在联系,那心
跳动的速度和视觉感悟的思想,风景和
印象体验,已经被神祉神圣到无尚
崇高的境界,却在想象之中,意料之外
当这种“感觉”,真实降落的刹那
作为真正的诗人也真的别无选择了
诗人说走出雾区的步履,就是一首歌
当那颗迷惘惆怅的心,走进山水的
风景,那将是一种温馨痴醉的幸福
诗人手持诗之生命之火,穿越千年
蛮荒的小路,融冰霜而升浮于天宇
他“坚信太阳会旋升亮艳的清宇”
他“坚信他的心愿会长出茫茫煌煌
沉沉甸甸的季节”,他说“夜不染黑”
他说寒冰厚雪,也不能冻结火旺的热力
他说狂风暴雨,也不能淋垮山耸的意志
意象深邃是诗人呈现在诗中的哲理
这在《熟谷与嫩风》、《倾听与倾述》
辑中,其寓物寓理的写法,俯首可拾
随处可见,谓之诗贵含蓄,充满着瑰丽
诱人的魅力,当诗人选择了挺身迎击
而冻死迎风站的壮举时,他的生命也就
真的根基在神秘的境地和奇特的构思之中了
必将伴随着岁月而与时光永恒不朽的
生命力,像他情感中所希望的不朽之诗
在《馈赠与祝福》、《风景与风采》和
《心境与感觉》三辑的语境中,在诗的
策源地,找到了生活的影子和真谛
也得到体验的重要,可以在诗与诗人
读者间形成,三味一体的“灵犀”
才会相互印证而得到,最大程度的
创造和传承,在更大的空间,更长的
时间里,呈现诗人的创作能力和艺术
才华,诗成规模,梦成体系,想成章法
给人以遐思和回味无穷的恢弘大气的感觉
他用诗打造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他用心血完成一座他心灵崇敬的大厦
那种内涵和外延的昭示,更具普遍意义
和特殊性,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和壮举
仁豪的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不求先锋理念状态中的拼接和投射
他不求时髦的诗之哗变和逆叛,既不
随帮唱影,人云亦云,也不因为寂寞
而红杏出墙,为自己脸上贴金,既不去
凑热闹站在前沿,出尽风头,也不因为
默默无闻而垂头丧气,他用真诚、真心
真情,换来真意,这种自我敞开
是诗人对缪斯的真诚和信念,是对读者
最大的尊重和致敬,更是诗人最大的欣慰
2025年1月20日·甲辰年腊月二十八
▲谢幕: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工程师。原名郭治军,生于鹤城,长于冰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文学艺术评论学会副主席,世界诗人传媒执行主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签约作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签约作家、香港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客座教授。2022年获第九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评论家、2023年获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网络诗人、2024年获第九届中国长诗最佳新作奖、2024年获第一届巴洛克诗歌评论奖。曾撰写评论、序500余万字。曾出版长篇小说《希勤往事》等3部,纪实报告文学《哈尔滨速度》等3部,纪实传记文学《最后一个青帮大佬太爷张仁奎》等3部,诗集《感动的日子》等5部,散文集《感觉的盛宴》1部,评论集《白山与黑水》等3部等计17部总计900余万字。主编《醒狮与腾龙》等19部。2024年1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进入三十六天罡星序列。2024年5月加入“世界诗人星球运动(PoP)”战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