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花期.指缝溜光阴
刘永平14-LW3143-043
笔名/梅蛮
我们在滤镜的潮汐里
捞一枚白马的倒影
在修图的光晕下
雕一尊天仙的轮廓
青春被标以折痕
爱情封存在限时的橱窗
挑剔的目光
如细刃的薄霜
削去他人的微瑕
也削瘦了自己的影
等到幡然
花瓣落成雪
空瓶静立
回响渐远
唯有心底那盏灯
仍在替你
——守着春
2025年10月17日 长沙
滤镜潮汐里的寻爱与守心——评梅蛮《爱情有花期.指缝溜光阴》
梅蛮的这首诗以精准的现代意象切入,将数字时代的爱情困境与时光流逝的古典惆怅编织成篇,既戳中当代人的情感痛点,又在结尾留足温暖的余韵,是一首兼具现实质感与诗意哲思的作品。
诗的开篇极具画面感与时代性。“滤镜的潮汐”“修图的光晕”,用最贴近当下生活的数字行为,勾勒出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塑造”——“捞白马倒影”“雕天仙轮廓”,两个动作精准点出爱情在虚拟修饰中的虚幻本质:我们追逐的从不是真实的人,而是自我滤镜下的想象投影。这种对现代爱情“失真”状态的捕捉,直白却不尖锐,让每个熟悉修图、习惯用滤镜美化生活的读者都能瞬间共情。
中段的“青春折痕”“限时橱窗”,巧妙将抽象的时光与爱情具象化。青春不再是模糊的记忆,而是可触摸的“折痕”;爱情也不是永恒的承诺,而是标有期限、供人审视的“橱窗展品”。紧接着“挑剔的目光如细刃薄霜”一句,更是全诗的“刺痛点”——我们用严苛的标准审视他人的“微瑕”,却在不知不觉中,让这把挑剔的刀也削瘦了自己的期待与身影。这种对“自我苛责”与“他人审视”的双向反思,让诗歌的深度得以延伸,从对爱情表象的描写,深入到人性的困境。
结尾的转折是全诗的温柔落点。“花瓣落成雪”“空瓶静立”,用古典的衰败意象收束前文的挣扎,写出“幡然醒悟”时的怅然;但诗人没有沉溺于失落,而是以“心底那盏灯”与“守着春”破题——即便爱情的花期已过,时光如指缝流沙,内心对温暖与美好的坚守仍在。这抹“守春”的执着,让整首诗从对现实的批判,升华为对人性本真的慰藉,余味悠长。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新旧交融,既有着对“滤镜时代”的敏锐观察,又不失传统诗歌的含蓄与深情。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在爱情里的挑剔与迷茫,也像一束光,提醒我们在时光流逝中,守住心底那份对“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