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来:管中窥豹 一一胡曼女士《我这一辈子》序言

我与九十高龄的胡曼女士相识,完全缘于傅作义将军“在天之灵”的牵线搭桥: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丶北平和平解放最大的功臣丶被誉为“新中国大禹”的傅作义先生诞辰130周年。傅作义将军故里一一晋南安昌村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丶纪念活动,并邀请山西省蒲剧院在古朴典雅的安昌舞台演出三天。鄙人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丶组织人之一。身在山西永济丶热爱傅作义将军的薛泽武先生与胡曼女士从《都市头条》《崔正来文汇》等平台和渠道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主动与傅作义故居负责人傅创杰和我联系,说他们决定搞一台《将军魂》的文艺演出,演出由薛泽武填词丶胡曼谱曲并演唱的歌曲《将军魂》等节目,歌颂傅将军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要求把《将军魂》的演出纳入即将在傅作义故里举行的纪念活动中。薛泽武先生和胡曼女士的愿望与我们筹划的庆祝丶纪念活动完全合拍,于是我们便于2025年8月25日在傅作义故里见面了。

在这次纪念演出活动中,胡曼女士向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唱了由她谱曲的《将军魂》,并深情地回顾了1957年春天她在晋南安邑县担任播音员时,和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见面的情景,讲述了她在八年抗战中背井离乡的逃亡经历。她激情满怀的演唱和深情的回忆,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为了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我当即将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拙著一一120万字的《傅作义》上中下三卷本,赠送给胡曼女士和薛泽武等人。

这次庆祝丶纪念丶演出活动结束不久,胡曼女士便把她写的回忆录《我这一辈子》的电子版用微信发给了我,请我为其作序。虽然诸事缠身丶视力不济,要在手机上看完近六百页书稿困难重重,但盛情难却,我还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认真读完了九旬高龄的胡曼女士这部回忆录,管中窥豹后深有感触:

胡曼女士1935年4月出生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故乡丶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丶古典名剧《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爱情发生地普救寺丶唐代国宝黄河大铁牛所在地一一永济市一个教育世家。她刚满三岁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晋南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为了躲避战乱,胡曼的父母被迫拖儿带女逃往西安丶咸阳丶汉中丶陕西绛帐丶洋县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人常说“四记丶四记”,一个人在四岁的时候便有了记忆,而且这种记忆是刻骨铭心丶终生难忘的。经过中国人民八年顽强抗战,到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时,胡曼已经10岁了。由于胡曼有长期在战乱中艰难逃亡的亲身经历,又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头脑丶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丶一双细致入微观察世界的慧眼,她在《我这一辈子》中,用形象生动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童年时期祖国母亲是如何被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凌侵的?中国老百姓是如何在兵荒马乱中艰难度日的?自己和小朋友们是如何在日寇飞机不断轰炸下胆颤心惊地接受啟蒙教育的?胡曼幼年时期这些苦难经历,对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们来说绝对是陌生和不可思议的。正因如此,胡曼对日寇的仇恨,对和平的珍视,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对新中国的忠心耿耿,完全是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胡曼,便克服重重困难,在永济中学丶运城康杰中学努力学习。她很早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决心学好本领,长大成人后,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1952年5月4日,胡曼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5年,20岁出头的胡曼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56年她被调入安邑县评剧团担任文化教员和团支书书记,不久在组建晋南安邑县有线广播站时,胡曼幸运地成为一名播音员。这在当时是令许多同龄的女孩子们羡慕不已的。由于工作认真負责丶成绩突出,她在安邑县广播站获得“劳动模范奖”。

恰在此时,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先生在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剪彩后,到晋南考察水利工作并回乡探亲,胡曼有幸成为安邑县一位接待人员。当县委南书记向傅作义部长介绍胡曼是县广播站的播音员时,胡曼立即伸出手问候道:“傅部长好!”傅作义隨即握住胡曼的手说:“好,好,辛苦了!”傅部长尽显平易近人丶和蔼可亲的神态,使胡曼对这次短暂的会晤印象深刻丶终生难忘。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影响和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当胡曼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丶即将被发展为共产党员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在全国城乡开展起来了。安邑县广播站党组织在整风时,心直口快的胡曼抱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诚恳态度,向站领导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恰在此时,县委宣传部一位领导在与胡曼进行个别谈话时,对年轻漂亮丶性格开朗的胡曼有“非礼之举”。作风正派丶性格耿直的胡曼一看这位领导心术不正,当即“回敬”了对方一个响亮的耳光。胡曼在愤怒中出手的这个耳光,一下子把自己的播音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打掉了一一她随即以所谓的“向党疯狂进攻”被划为“右派分子”丶开除团籍,多次在大会上遭到批斗,被勒令“三天内离开广播站,回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一个人的信仰和心态会主宰自己的前途和健康。尽管胡曼因得罪县广播站顶头上司和县委宣传部那位作风不正的领导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但她对共产主义,对马列主义丶毛泽东思想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坚如磐石。她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强的女性。她想:自己绝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能钻牛角尖;健康对自己来说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得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回农村当农民怎么啦?自己是从农村出来参加工作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农民。毛主席教导青年人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她要“让自己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在农村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此以后,胡曼在故乡一一永济市卿头镇关家庄,当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这一干就是22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回到农村后,胡曼虚心向乡親们学习。她很快学会了所有的农家活:犁耧耙磨丶割麦摘棉丶纺线织布丶蒸馍擀面丶养猪丶做豆腐丶抜棉柴丶开拖拉机丶缝纫服装……胡曼样样精通,成为家乡一个有知识的新型青年农民,受到村干部和乡亲们的普遍关爱和热烈欢迎。
关家庄是永济县一个有数千人口的大村子,村里年年唱家戏丶闹社火。生性活泼的胡曼被村里的“老艺人”看上了,在这些“农民艺术家”的辅导和帮助下,胡曼很快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在蒲剧《杀庙》中她扮演秦香莲,在《藏舟》中扮演田玉川,在《拾玉镯》《三上桥》《金碗钗》《舍飯》《燕燕》等戏剧中,胡曼都担任了重要角色。1958年,“中央五老”一一徐特立丶谢觉哉丶董必武丶何叔衡丶林伯渠,在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陪同下,来到晋南永济县卿头小学视察,公社领导指示胡曼配合该校音乐教师杨士俊组织一台文艺演出丶迎接“中央五老”。胡曼她们很快就排练出《喂小鸡》《永济道情:茉莉花》等节目,让“中央五老”看得津津有味。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运城地区各县进行文艺汇演,胡曼参加演出的歌舞《凤凰八姐妹》获得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公社成立关家庄文工团时,指示胡曼担任文工团导演。她很快导演了《八字宪法水当先》等节目,受到农民群众丶公社领导和前来视察的运城市文化馆席永平館长的热情称赞,并在运城地区文艺比赛中获奖。她组织了“百人演唱队”,大唱抗旱歌曲,有力地配合了家乡的抗旱救灾斗争。她参加演出的话剧《一本倒算账》,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志在农庄》《东方红史诗》《毛主席的光辉》《公社是朵向阳花》《我们走在大路上》,均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并荣获奖励。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胡曼在《杜鹃山》中饰演柯香,在眉户《加钢》中饰演老太太,并参加了《智取威虎山》《三世仇》《红灯记》和歌剧《刘四姐》的演出,为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8年12月,在蒙冤22年后,胡曼终于得到平反昭雪丶恢复公职,被安排在永济县文化舘做文化输导工作。 在《中国民间舞蹈继承一一山西卷》的编纂中,胡曼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丶挖掘民间艺术,终于完成了“永济霸王鞭”的编写,从概论丶音乐记录丶动作白描,到场记丶服装丶道具丶表演者小传,她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出席了省文化厅的表彰会,荣获“集成工作第一阶段一等奖”。她与贾淑兰共同导演的永济道情《审鸡》《赶花轿》,在运城地区春节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1983年被评为永济县妇联“三八红旗手”,1985年荣获永济县委丶县政府“模范干部”称号。。
此后,胡曼积极挖掘蒲州民间文化遗产“亮宝”,进行“永济霸王鞭”的整理创新,编排了群舞《西厢》丶双人舞《琴心》《赶会》,根据《亮宝》创作了三人舞《蒲州伞秧歌》。在山西省组织的选拔赛中,《赶会》获得一等奖,《琴心》获得二等奖。三人舞《蒲州伞秧歌》在进京决赛中荣获二等奖,文化部长王蒙亲自给他们颁奖。胡曼等获奖演员和团队返回省会太原时,省委丶省政府丶省人大丶省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同志亲自到太原火车站,敲锣打鼓丶鸣放鞭炮,给他们披红戴花,热情迊接演职人员凯旋;在省上召开的庆功大会上,胡曼所在的第二组因荣立“二等功”受到表彰。胡曼女士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宝”的传承人,她发掘编排的“蒲州伞秧歌”,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先后两次跟随山西省群众艺术团参加国际艺术节,到日本丶比利时丶丹麦丶荷兰等国进行表演,给外国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于是胡曼不久便当选为“永济文联”委员,被吸收为“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此后,胡曼发掘丶编排的双人舞“踩Y眼”在第二届全国“三民”电视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鉴于胡曼恢复公职后在进行民间舞蹈调查丶挖掘丶创新丶提高,辅导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等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她曾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被选为地方政协委员和常委,参加了山西省各界人士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2019年7月10日,根据胡曼多次迫切要求,党组织吸收胡曼为中共预备党员,并于2020年7月10日,在胡曼85岁高龄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胡曼女士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艺术人才,多年来他先后谱曲的歌曲和舞曲有:《河东骄子柳宗元》《大河诗魂王之涣》《将军魂》《相聚西厢》《我是北京》《晨练歌》《爱心奉献》《再就业之歌》《蝴蝶花儿真好看》《我爱我的绿村庄》《鸟儿唱歌我爱听》《魅力运城》《母亲河》《铁打的江山领路的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送给惠茹学妹之歌》《亲爱的同学们来相会》等等。识谱的读者在《我这一辈子》中可以欣赏到胡曼女士在这方面的卓越才能。
1990年5月退休后的35年来,胡曼仍然到处奔波丶成绩斐然:她年年被评为永济市“模范老干部”,并先后荣获运城地区重阳节文体表演优秀奖丶模范教练员奖,中共山西省委“三晋英才”奖,2024年感动中国词曲组委会“新质词曲创作先锋奖”等奖项。
如今,年过九旬丶鲐背之年的胡曼女士,身体硬朗丶思路清晰丶歌喉嘹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2025年10月16日于傅作义将军故里安昌村
〈本文作者系中共党员 中央台高级记者 中国作协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傅作义》《还血记》、长篇小说《黄河滩》等)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