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
文/康秀炎((河北)
我时不时要进行一下灵魂拷问:写作到底有何意义?然而于我而言,写作似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是动动笔,就是在思考如何动笔。也有灵感泉涌的时候,也有思维枯竭的时候;也有发表后的喜悦,也有泥牛入海的苦恼。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言谈,于是便在文字上找点乐趣。我得感谢文字,是它满载我的喜怒哀乐,润物细无声一般走进每个读者的心灵,让我们的心一起跳动。
但是,在柴米油盐和生活琐碎的冲击下,写作又似乎显得一文不值。不错,想靠写作吃饭实在是太天真了,我根本没那个能力。别说外人,连家人也不时质疑我。在缺少温暖和支持的前提下,写作便时时掺杂着苦涩。继续写下去,路似乎越走越窄,况且还有AI来侵占市场;就此封笔,灵魂无所寄托,心有不甘。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选择了写作,你就选择了孤独和寂寞。”的确是呀,作家作家,就要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把情绪倾注在笔端。当我加入河北作家协会,说给别人听时,不想一下被人回怼回来:“作家协会,我看你还是‘坐家歇会儿’。”我被怼得耳热心跳,哑口无言。想想我们混迹于市井时,谁又敢轻易标榜自己的作家身份呢?一旦被人得知,轻则遭人哂笑,重则人身攻击,情何以堪呀!
然而,因为写作,我却练就了一副傲骨。“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说我孤芳自赏也好,说我不近人情也罢。我天生是个写虫儿,只能钻写作这根木头。我在纸上舞刀弄枪,叱咤风云,用文字调兵遣将,构筑一座座艺术城堡。写得多时,小有成就,在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中,我满足得像一颗吹鼓的气球。是的,“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写作是我的匕首和投枪,我要用笔刺破庸俗生活的壁垒,让潮湿的心照见阳光。
路遥曾说:“我在稿纸上的劳动和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把写作当作牛马般的劳动,而不是自命清高。路遥的付出最终有了回报,赢得了鲜花和掌声;而没有成名的默默写作者何止千万!人们暗暗较劲,顶着各种压力,努力在独木桥上寻得一线生机。但是,说实话,给予写作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试图靠写作杀出一条血路几乎是天方夜谭。
尽管前途渺茫,可是我别无长处,只能继续挥笔,直至江郎才尽的一天。我想,这也是我活着的意义吧。

作者简介:康秀炎,河北省沙河市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会员。代表作文学作品集《我的第一桶金》,大量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和网络平台,多次获奖。其中《槐香依旧》一文被选为多地考试试题,《新时代畅想曲》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辅助教材朗诵版,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