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热”浪涌羊城 文明风景映照天河
——体育东路正佳广场路口志愿服务剪影
文/池朝兴
2025年10月17日上午,中秋后的广州依然暑气未消。体育东路与天河路交汇处,车流如织、行人如梭,斑马线间的红绿灯勾勒出一幅快节奏的都市动态画卷。在这片繁华之中,一群身着志愿者服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是广州好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吴志刚,池朝兴,何卫红,覃兆福以及天河南街道交通引导志愿服务队肖莎、凌秀丽、杨大友等成员,正用汗水与微笑为城市交通注入文明温度。
“地标”路口的文明协奏
早晨不到九点,志愿者覃兆福与池朝兴已出现在正佳广场东北门,他们邀请过往市民描述此地特色。“地标!”“车水马龙!”“打卡圣地!”……市民们用关键词拼出对这座城市枢纽的直观印象。谈及交通状况,一位驻足的白领称赞:“虽然繁忙,但管理有序。志愿者和交警的配合,加上市民迎接十五运的自觉,让这里忙而不乱。”
义剪服务:小举动传递大温暖
“今天有好人义剪吗?”上午未至十点,已有群众熟络地前来询问。听闻需求,志愿者何卫红立即取出工具,在广场一角支起“好人义剪”的标识红旗,摆凳子,一个“流动理发点”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剪刀翻飞间,她与排队理发的市民轻声交谈,引得一位老人感慨:“剪的是头发,暖的是人心!”这一坚持数年的小微服务,已成为街头一道温情的风景。
疏导交通:动作规范成“活教材”
路口中央,吴志刚以标准手势引导车流,转身、挥旗、示意,每个动作干净利落,仿佛交通指挥的“教科书示范”。对面斑马线旁,池朝兴与肖莎并肩而立。“请注意安全,别边开车边看手机!”肖莎不断重复提醒,声音淹没在引擎声中,目光却始终追踪着每个潜在风险。
热浪中的冷思考:文明需要共同守护
烈日炙烤着柏油马路,志愿者们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他们守护城市的初心。活动尾声,志愿者们手持“激情十五运,文明新广州”的旗帜合影,齐声喊出“我是志愿者,为你更精彩”的誓言。秋风中猎猎作响的队旗,与身后川流不息的城市交响,共同定格成羊城金秋最动人的画面。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